今集「曼德拉效應專輯 268」,
會為大家分享更多「曼德拉效應」個案。
第一個個案,是一種外型奇特的植物,
可能是因為「曼德拉效應」而出現在現今的新現實。
相信,以往大家曾在不少遊戲、動畫、
電影或影片中見過許多虛構植物,
創造者和繪畫者為了讓人在遊戲中或看電影時,
能恍如置身另一個空間,
甚至是外太空另一個有生命的星球中,
一般都會刻意設計成與現實世界有很大差異的虛構外型。
事實上,假如創作的虛擬動植物,與地球的動植物一樣,
就無法令人覺得電影或動畫中的世界,
是另一個空間,甚至是外太空的星球。
例如︰圖中的遊戲畫面,這種樹的外型非常獨特,就如一隻巨型冬菇。
各位觀眾可能都曾在不同電影或動畫中,見過這種外型的植物,
因為大家從未於現實生活中見過這種樹木,所以會以為這是虛構品種。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現今現實中,一直存在這種外型如巨型冬菇的樹木,
名字就是龍血樹,英文是 Dragon Blood Tree。
龍血樹全名為索科特拉龍血樹(學名:Dracaena cinnabari),
是鄰近非洲索科特拉島上,一種特有的龍血樹屬植物。
當樹身受到損害,就會流出血紅色的樹液,
看起來好像人流血一樣,所以名為龍血樹。
但是,大家以往有否從任何途徑,
例如︰書籍、記錄片、旅遊節目、雜誌等媒體,見過有人介紹,
這種外型如虛擬世界或動畫虛構的植物呢?
假如你以往沒有從任何途徑見過,
你不需要覺得奇怪,因為我們以往的舊現實歷史中,
從未存在過這種會流出如鮮血般紅色樹液的龍血樹。
極可能是因為「曼德拉效應」,令現今新現實中,
突然出現這種如同虛構的龍血樹。
第二個個案,是一種我們非常熟悉,
香港極常見的肉食性昆蟲 ── 螳螂,
牠的覓食方式,極可能出現了「曼德拉效應」。
螳螂(學名:Mantodea),因為前肢發達有力,呈鐮刀狀,
所以又稱刀螂、蜛蚥,是昆蟲綱螳螂目昆蟲的通稱,
目前世上約有 1,800 至 2,000 個品種,分佈於世界各地。
螳螂是中大型肉食性昆蟲,絕大部分品種的螳螂行動都較為緩慢,
不像其他敏捷昆蟲(如蟑螂)能快速行動,
但牠們擁有保護色,以及出色的擬物形態,
一般都是以伏擊方式捕捉獵物,
以模仿葉子晃動的姿態前進,慢慢接近獵物,
一旦獵物進入可攻擊範圍,就會極速進攻。
螳螂通常以其他昆蟲為主要食物,
但亦會補食一些體型細小的動物,
例如︰年幼的老鼠、蜥蜴或青蛙等。
中國也有一些成語,以螳螂形容人因為不自量力
,而被強大的敵人毁滅了自己。
例如︰「螳臂擋車」,形容一隻自大的螳螂,
用自己看來非常強大的螳臂,
想抵擋一輛人類製造的木頭車。
又例如︰歇後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形容螳螂靜靜地等候獵物的時候,其實在螳螂身後,
正有另一隻更龐大的獵食者黃雀,在等候時機捕獵這隻螳螂,
就是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的現象。
由此可知,自古以來在人們的記憶中,
雖然螳螂在昆蟲界是一種強大的捕食者,
但對於雀鳥而言,螳螂也只是食物。
但現今現實中,原來螳螂會捕獵雀鳥,
以下影片,是一隻螳螂捕獵蜂鳥的情況。
但在大家的記憶中,以往曾否聽過螳螂能夠捕獵雀鳥呢?
又曾否在任何紀錄片、書籍、雜誌或學校課本中,
聽過螳螂能捕獵任何類型的雀鳥呢?
如果你從未聽過或見過螳螂能捕獵雀鳥的話,
極可能是因為出現了「曼德拉效應」,
令現今新現實中,螳螂變成可以捕獵蜂鳥等細小雀鳥。
Ref: 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 458(20181118):
https://www.ziondaily.com/2.0/web/word_of_god_02c/view.php?id=167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