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世紀之前,
無論科學界或醫學界對大腦細胞的構造都是一無所知,
直至約 1873 年,意大利解剖學家高爾基 Camillo Golgi
發明了稱為「銀染色法」的技術,大腦神經元的模樣得到初步呈現。
雖然這技術在初期並未成熟,經常出現染色不穩定的情況,
但這項技術在當時代已足以令人驚嘆。
但這項技術在當時代已足以令人驚嘆。
經過多次實驗之後,這項技術能夠呈現最多百分之十的大腦神經細胞,
而其他無法染色的神經細胞則猶如神秘的宇宙,無法測度。
這稱得上為「人類只動用了約百分之十大腦」的說法揭開序幕。
而其他無法染色的神經細胞則猶如神秘的宇宙,無法測度。
這稱得上為「人類只動用了約百分之十大腦」的說法揭開序幕。
到了 1890 年,西班牙解剖學家卡厚爾(Santiago Ramón y Cajal)
改良了高爾基的銀染色法,終於將神經元的模樣清晰呈現出來,
並奠定了神經元理論的基礎。
亦由於卡厚爾的貢獻,
今天的神經科學家才知道大腦每一顆神經元都是獨立的,
而不是像蜘蛛網般互相緊密連成一體的細胞。
而不是像蜘蛛網般互相緊密連成一體的細胞。
儘管卡厚爾這項偉大發現是因為高爾基的銀染色法幫助,
但兩人在學術上的爭辯仍各不相讓,科學史上最經典的一幕,
是 1906 年二人同時取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並在致辭時唇槍舌劍地爭論起來。
到了二十世紀,
神經外科醫生卡爾‧拉什萊(Karl Lashley) 進行大鼠走迷宮的實驗。
分別在訓練大鼠走迷宮之前或之後,
切除不同區域的大腦部分, 再對比其學習能力。
結果,失去部分大腦皮質的大鼠仍然可以走出迷宮。
然而大腦皮質受破壞面積越大,大鼠就越難走出迷宮,
但長時間的訓練仍然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而且學習能力跟皮質破壞區域是沒有關係的。
然而大腦皮質受破壞面積越大,大鼠就越難走出迷宮,
但長時間的訓練仍然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而且學習能力跟皮質破壞區域是沒有關係的。
因此,卡爾在 1950 年代提出了知名的等位原則(Equipotentiality),
指出不同的腦區都是執行相同的任務。
他亦提出了質量作用原則(Mass action),
指出學習能力是與大腦皮質含量有關,而與腦區無關。
卡爾的理論在半個世紀前, 即 1950 至 1960 年代相當受歡迎。
這是關於神經科科學家 John Lorber(約翰‧羅伯),
對一位就讀 Sheffield University(雪菲爾大學)的學生所作出的研究。
這位學生的智商高達 126,在數學系以一級榮譽畢業,
但他卻是一名「腦水腫」或稱「水腦症」的病患者。
他的大腦充滿腦脊髓液,絕大部分的腦神經細胞經已死亡,
只餘下一層薄薄的腦細胞,厚度僅一毫米,令人非常驚訝的是,
這一切仍無損他的日常生活。
後來醫生發現,部分「水腦症」患者的大腦有 95%的空間都充滿液體,
卻未必會對他們的智商造成嚴重影響。
這也可算是「人類只動用了約百分之十大腦」理論的例子。
----------------------------------------------------------------------------------------------------
Ref: 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267
http://www.ziondaily.com/2.0/web/word_of_god_02c/view.php?id=141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