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華牧師分析,2023年10月8日開始的以巴戰爭,
標記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始。
既然,《啟示錄》的時間座標經已出現,
因此,我們亦要相信,現在,就是神的大復興、收割時間的開始。
以下,是日華牧師於2023年11月27日的錄音分享。
日華牧師:
其實有一點需要認知,天國是一個收割的時間,因聖經記載,
而我們分享「天國比喻」時亦提及,天國其實是收割的時間,
其中有麥子和稗子。
所以,現時亦是我們收割的時間,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心,與之匹敵。
若你沒有這樣的信心,明明對別人而言是一個收割,於你卻不然;
對於一些壞的基督徒,則簡直是收割他們的咒詛。
故這一點一定要知道,要擁有一個可匹敵的信心。
因為此刻,正是收割的時間,因我們已經逐漸標記了以色列這場戰爭,
亦標記了現時真的處身七年大災難之中。
但問題是,我們有否想過這七年就是收割的時間,
即收割我們所有的東西,包括上天堂、被提、復活身體?
--------------------
校對這段精華短片時,日華牧師以「應當一無掛慮」的角度,
進深分析「信心」這題目。
以下,是日華牧師於2024年1月12日的錄音補充。
日華牧師:
有一點要留意,就如腓立比書4章6節所述: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
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
其實,有一件事情我們要理解,是甚麼事情呢?
我們收割的時候要動用信心,但「應當一無掛慮」這句話,
我們有否真正在字面上去理解,並執行出來呢?
因為,原來信心的相反就是worry(掛慮)。意即,將信心用在其他地方。
信心是相信神的應許會勝過萬難、
相信神的應許可以為我們帶來神的祝福和保障。
但相反地,掛慮是相信災禍臨到、相信困難會勝過我們。對不?
所以,經文「一無掛慮」的意思是指沒有絲毫掛慮。
相對地,我們要理解,當我們年輕時理解這節經文,和現在理解是不同的。
以我自己的心路歷程而言,當我於二十多、三十歲,
看這段經文時,我是勇往直前,「爛頭卒」一名,甚麼都沒有所謂。
但隨著我年紀增長,到四十多歲、五十多歲、六十歲時,
便發覺其實我擁有的東西更多了。
但我擁有的東西更多、身份更高、自己的責任更大時,
其實,我們的掛慮反而變多了。
因為,以前甚麼都沒有,現在,你要守住或擁有這些東西。
當你越是擁有,便越不想失去。
所以,比起二十多歲時,我們下意識的掛慮更多,但我們並不知道。
當我們只是不斷強調信心,但問題是,相對地,我們要謹記,
我們會動用信心去禱告和祈求,但問題是,當我們動用信心之前,
任何年紀都一定要謹記,我們是否屬於「一無掛慮」呢?
「一無掛慮」,意即「完全沒有任何憂慮」。
所以,無論我們在任何年紀,都要提醒自己。
總之,年紀越大,其實,我們會下意識地,任由自己憂慮、掛慮。
但主耶穌已提醒過許多次,不要做這些事情,不要讓它們發生。
總之,當我們於二十多、三十歲,接受這段經文時,
我們會十分相信並堅持。
但到我們五六十歲時,很多時候,當我們察看所做的每件事,
會發現,在神尚未容讓那應許臨到前,會先磨練我們的性格和品格,
使其再提升,然而,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反而會摻雜了掛慮。
其實,就是掛慮拖延了整件事。
所以,特別在此提醒這點。
因為,我們提及「信心」,但信心的相反就是「掛慮」。
問題是,我們的信心應該越來越大,
但掛慮則應該絲毫也沒有,即「一無掛慮」,這就是神所給我們的命令。
問題是,我們有時不懂得以這一段經文來檢討自己。
譬如,很多自然療法也有教你們,睡覺前能做甚麼運動,
讓你們可以容易入睡。
其實,大部份都跟減壓相關,全部都在強調放下掛慮。
其實,很多人的壓力,許多時候都是來自憂慮。
誠然,在成長的過程上,我們確實有注意要動用信心,
但我們沒有留意,不經意間,我們的掛慮也漸漸增加和變得密集。
並且,越來越多新的題目讓我們掛慮,
因為,我們擁有的東西變多了,我們的親人也變多了,我們有自己的子女,
甚至,有些人更已有孫子了。許多時,那些便成為我們掛慮的來源。
但我們年輕時,則沒有這些東西。
當這些掛慮,一點一滴地慢慢累積到我們幾十歲時,
稍不留神,赫然發現及反問,何解我們的生命裡,
好像沒有那麼多神蹟發生呢?
其實是因為,雖則我們希望信心不斷提升,但我們的掛慮卻根本從未停止。
變相,當中支取了我們很大量的心血,落入了憂慮及一些負面的應驗裡。
所以,我們要認真留意這節經文,並提醒自己。
Ref: 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 727 (20240114): 
https://www.ziondaily.com/238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