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時事追擊:2024 年 1 月致命寒流
踏入 2024 年 1 月,恐怖的冰點極地漩渦南下,披覆北半球大部份地區,
造成致命傷亡。
2024 年 1 月 21 日,美國受北極冷空氣影響,廣泛地區處於風寒警告,
超過 6,000 萬人處於低溫、降雪等冬季天氣警報。
中西部情況尤為嚴峻,大範圍出現冬季風暴及氣溫驟降,
部份地區創下低溫紀錄,造成最少 83 人死亡。
其中,田納西州有 19 人、俄勒岡州有 16 人。
風雪亦造成大範圍停電,俄勒岡州有 4.5 萬戶無電力供應,
當地已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西維珍尼亞州部份地區,風寒溫度低至攝氏零下 29 度,
同時迎來約 10 厘米降雪及時速達 64 公里的陣風。
佛蒙特州部份地區,風寒溫度亦低至攝氏零下 28 度。
低溫導致田納西州孟菲斯市許多管道破裂,整個城市的水壓隨之下降,
由於擔心自來水受到污染,當地能源公司敦促數十萬使用者,
將自來水燒開後再飲用,更有市民無水可用。
由於部份地區體感溫度低至攝氏零下 30 度,
當局呼籲居民要待在室內安全地方,若要外出,亦應穿上多層衣物;
室內使用加熱裝置時亦要小心,並留意有否出現低溫症。
而極端天氣將一直維持。
--------------------------
新聞片段:
Lastly in the US, fierce winter storm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left
at least 92 dead over the past week.
至於在美國,過去一週全國各地的劇烈冬季風暴,
已造成至少 92 人死亡。
According to CBS News, there were 25 weather-related fatalities
in Tennessee and 16 in Oregonwithbothstates under
a state of emergency following the deadly ice storms.
根據 CBS 新聞報道,在田納西州有 25 人死於天氣相關原因 AA,
在俄勒岡州則有16人死亡,致命冰暴之後,兩州都處於緊急狀態之下。
Deaths have also been reported in Mississippi, Illinois,
Pennsylvania Wastington, Kentucky, Wisconsin New York and
New Jersey.
密西西比州、伊利諾伊州、賓夕法尼亞州,華盛頓州、肯塔基州、
威斯康辛州,紐約州和新澤西州也報告了死亡案例。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across the US were also left without
power and access to water due to the weather.
惡劣天氣亦令數以萬計的民眾失去電力及食水供應。
--------------------------
至於,日華牧師曾留學的加拿大,1 月 23 日新聞報導,
加拿大西部多地再降大雪,環境部對安省和魁省部份地區,
發佈了凍雨警告。
高峰期裡,受影響地區的降雪速度,達每小時 2 厘米,
積雪達 5-10 厘米高,亦會有結冰濕滑的情況,影響高速公路、道路、
人行道和停車場,對出行造成重大影響。
蒙特利爾溫度驟降至攝氏零下 13 度,
體感溫度更是斷崖式下跌至零下20 度。
在忽冷忽熱的特殊天氣下,水管非常容易爆裂,
溫哥華上周幾乎全城都在爆水管,導致數百棟建築被淹,
許多房屋受影響,有居民長達 6 天無家可歸。
此外,還有各大商場、超市、餐館、醫院和機場,
亦接二連三地拉響警報和暫停營業,消防局都忙瘋了。
連日極寒和大雪天氣,不僅為生活帶來不便,更導致不少人不幸去世。
其中一件慘劇,發生在阿伯特斯福德(Abbotsford),
一名 31 歲男子開車出行,車子由於路滑,不慎滑出了主路,
男子下車順著路邊步行,希望尋求幫助。
結果,被一輛疾馳而過的鏟雪車撞倒,生命垂危。
BC 屍檢服務處(BC Corners Service)發佈資料,踏入 2024 年,
僅僅16 天,BC 省已有 36 人在戶外死亡,在最冷的 1 月 12 日裡,
就有 5 人死於惡劣天氣和低溫。當天,BC 省最低溫度,
達到攝氏零下 50 度,省會維多利亞打破了61 年的低溫記錄。
據 BC 急救服務的報告指出,2024 年 1 月 5 日至 16 日,
全省範圍內共出現了 90 宗失溫或凍傷事件。
另外,歐洲的西班牙,多地受暴風雪吹襲,
部份地區氣溫驟降至攝氏零下13 度,風暴胡安席捲西班牙多地,
降雪導致駕駛者在西班牙北部 N-122 公路上滯留數小時。
當局從薩拉戈薩一個基地派遣軍隊,協助約 600 名被困高速公路的司機。
西班牙東部阿拉貢多條道路,因降雪無法通行,薩拉戈薩機場亦已關閉。
埃斯特雷馬杜拉西部地區,及西班牙東北部加泰隆尼亞地區則出現大雨。
1 月 22 日,內地寒潮持續,黑龍江中部、貴州東部、
江西氣溫大幅度下跌,南方多地啟暴雪模式,浙江、福建、
廣東和廣西等局部地區,有大雪到暴雪,降雪量達10-15 毫米。
南方多地迎來今年首場大範圍降雪,貴州早上白茫茫一片,
有八個區縣積雪深度超過10厘米。工作人員出動鏟雪車加緊清理,
並噴灑溶雪劑,盡快開通路面。
湖南中部局部地區,在 24 小時內積雪超過 20 厘米。
因應降雪和路面結冰,全國多地包括貴州、浙江、江西、山東、湖南、
湖北、廣東、四川等,170 個路段要封閉,逾1,300 個收費站關閉。
強冷空氣亦為廣東交通造成影響,京港澳高速韶關北段氣溫明顯下降,
夜間最低氣溫,降至攝氏零下 1-3 度,需要實施交通管制。
廣東清遠亦出現大雪,樹枝都結了冰,
清遠金子山頂錄得攝氏零下8.9 度。
1 月 23 日,深圳一夜之間進入急凍模式,風雨疊加的深圳,
可謂冷上加冷。號稱鵬城第一峰的梧桐山,亦再次被冰封,銀裝素裹,
玉樹瓊枝,出現雨淞現象,即冰凍的雨水撞擊表面時,形成光滑、
透明且均勻的冰層。
大梧桐站錄得攝氏零下 2.8 度,小梧桐站零下 1.1 度,
沿途樹木、草叢、石碑上都裹上厚厚的冰層。
新疆阿勒泰地區公路管理分局,有 3 名除雪保通隊員,
接到局內清雪工作安排後,奔赴賈登峪方向的雪阻路段搶險,
在使用除雪機清雪時突然遇到雪崩,車輛被雪浪推離公路並翻倒,
不幸殉職。
廣東省惠東、潮陽等地的最低氣溫,打破當地 1 月下旬最低紀錄,
部份地區氣溫在攝氏0度以下。
湖南省遭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全省性暴雪已造成不同程度的災情,
有逾1 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達 4,800 公頃,是繼 2008 年湖南雪災後,
相隔 16 年再遇到的特大暴雪災害。
湖南郴州市一個面積達 900 平方米的水果市場,因鐵皮屋頂積雪過多,
發生垮塌,市場內 100 多人及時成功避險。
湖南本輪寒潮具有以下特點:
一、暴雪範圍廣;
二、低溫冰凍持續長;
三、積雪深度大,新化縣積雪深達 29 厘米,創下當地氣象紀錄;
四、暫態風力大,局地達 10 級大風。
對湖南省的交通出行、電力供應、油氣保障、農業生產,
及用火用電安全等,帶來風險和挑戰。
此外,全球多地遭遇低溫雨雪天氣。
台灣遭受今年最強寒流侵襲,於最強寒流下,
台灣 21 個縣市發出低溫特報,多地停課,包括台中、桃園部份地區,
及台北的陽明山小學等,苗栗縣大河更出現攝氏4.6 度低溫。
由於多處山區降雪,如合歡山、玉山、陽明山,不少民眾冒著低溫,
登上白茫茫的山上遊玩,造成「追雪」車龍,需要警方實施交通管制。
連日來,更有大量民眾,懷疑因為無法抵受低溫而發病,
單單 1 月22 日,已有 92 宗到院前停止呼吸心跳(OHCA)的案件。
南韓方面,多地連日大雪,氣溫跌破攝氏零下 10 度,
首爾低見零下14 度,體感更低至零下 21 度。全國各地機場,
有 346 個航班臨時取消,多達27 條地方公路封閉。
由上月至今,南韓已錄得多宗低溫致死個案。
日本入冬以來的最強寒流,正往北海道附近移動,
溫度低至攝氏零下40 度。大家沒有聽錯!今波寒流低至零下 40 度,
覆蓋北海道一帶,並一直南下。
東日本與西日本均有大雪,大量貨車困在公路積雪中,導致交通受阻,
城內行人亦顯得相當狼狽。
西岸首當其衝,九州近千輛汽車被困公路上。
位處北陸的能登地區,亦遭遇嚴寒大雪,加上月初剛經歷地震蹂躪,
當地至今仍有大量災民流離失所,當局呼籲民眾留意身邊親友,
注意保暖、慎防低溫症。
當局呼籲居民,如非必要,應盡量避免駕車外出。
這輪降雪主要集中在日本沿岸地區,不過,過往降雪量較少的東海、
近畿、四國及九州均降下大雪,新潟縣 24 小時降雪量,
更高達 90 厘米,而北陸、東北及東海地區亦有 70 厘米。
1 月 24 日,冬季季候風為廣東沿岸帶來嚴寒天氣。
香港寒冷天氣警告持續生效,天文台一度錄得市區最低氣溫只有6.3 度,
創入冬以來的新低,而新界地區則再低 2-3 度。
大帽山於清晨時分,更一度跌穿零度,錄得零下 2.4 度,有植物結冰,
能見度亦頗低,濃霧下如入仙境,猶如迪士尼動畫《冰雪奇緣》的場景,
有市民為了觀賞日出和結冰,與朋友一同登山。
本港天文台發出霜凍警告,提醒市民在高地或新界北,
可能會出現地面霜,嚴寒天氣會凍壞蔬菜,
估計新界菜田蔬菜的損毀高達 3 成。農戶需要加蓋菜網,做好防霜措施。
自 2000 年至今,本港天文台總部的記錄中,
只有 8 日錄得最低氣溫達嚴寒水平,即攝氏 7 度或以下,
而今次攝氏 6.3 度的低溫,
已經位列 2000 年來天文台總部第四低的紀錄。
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大量人士接種了疫苗,此時再遇寒流襲港,
有多名市民猝死。其中,年紀最輕的個案僅 13 歲,在家中突然暈倒,
送院搶救後不治,該女童有患病紀錄,疑與心臟不適有關。
根據瑞士低體溫分級系統,正常人體核心體溫為攝氏 37 度,
當核心體溫出現下降趨勢,容易引發低體溫症,即所謂「失溫」。
當體溫下降至攝氏 35-32 度,代謝速率、呼吸速度及脈搏會增加,
身體會不自覺顫抖,並出現思考遲鈍、無法完成複雜動作等情況,
屬於「輕度低體溫」。
當體溫下降至攝氏 32-28 度,心輸出量、呼吸速度與脈搏會減緩,
整體對冷的感知會變差,並有意識模糊、心律不整的症狀,
屬於「中度低體溫」。
若沒有即時接受治療,就有可能發展為「重度低體溫」,
即核心體溫低於攝氏 28 度,人體就會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如果身邊有人出現失溫症狀,需要立即送往醫院急救,
讓體溫回到正常核心溫度。
而等待醫療支援期間,可嘗試以下方法,自行為患者回溫,
方法如下:
一、將患者移至溫暖乾燥的環境,替其更換衣物,及提供溫熱食物;
二、利用家居吹風筒、暖氣、暖水袋及照烤燈等工具,
幫助患者逐漸提高體溫。
Ref: 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 729 (20240128): 
https://www.ziondaily.com/2384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