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聖殿與行完「天國道」的枷鎖



當我們進深明白神創設的天國道,
原來,行走天國道就是犧牲,
就如神在舊約設立的獻祭,
最終用意就是要為神犧牲、貢獻及付出。
就如剛才的精華短片 VO
「世人尋找人生的幸福和需要都是神預設的」所說,
世人於人生的各種需要(need),
以及滿足需要的本能,
都是由神預設及授予。
正如伊甸園裡的分別善惡樹,
雖然是神所創造,
但同樣是神吩咐人不可吃其上的果子。


顯然,神預設了亞當會有想偷吃分別善惡樹果子的渴望,
所以向他制定了「不可吃分別善惡樹果子」的命令。
至少,在神的創造裡,
分別善惡樹的果子被設定成一種悅人眼目、
可喜愛、好作食物的果子,
所以,在神的設定裡,
亞當會有偷吃分別善惡樹果子的企圖。
相對,在神創造的伊甸園裡,
亞當根本不會對一塊花崗岩有任何偷吃的意欲。
假如神將分別善惡樹的果子設定為流星錘形狀,
亞當同樣不會有任何偷吃的意欲。




明顯,在神的設定裡,
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是悅人眼目,
神已預計亞當會有偷吃的渴望,
所以向他制定了「不可吃分別善惡樹果子」的命令。


同樣,神預設世人處身這個世界,
會有各種需要,
但這些需要卻不一定合乎真理,
甚至很多也是違反真理。

就如《十誡》裡指:
不可妄稱耶和華 —— 你神的名、
不可殺人、不可姦淫、 不可偷盜、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等。
原來,神定下《十誡》,
正是要讓人知道:
人生各種需要往往就是枷鎖,
是世人行完天國道的磨練和枷鎖。
所以,大家就能明白,
為何神要設下《十誡》呢?
簡單來說,《十誡》就是要抗衡人內裡私慾和罪惡的需要,
例如:驕傲人喜歡褻瀆,
所以他們會妄稱耶和華的名字、褻慢神。

詩篇 1 篇 1 至 2 節: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
晝夜思想, 這人便為有福!」


箴言 1 章 22 節: 「
說:你們愚昧人喜愛愚昧,
褻慢人喜歡褻慢,
愚頑人恨惡知識,要到幾時呢?」


箴言 21 章 24 節:
「心驕氣傲的人名叫褻慢;
他行事狂妄,都出於驕傲。」


我們可以輕易看見,世人往往口出狂言,
妄稱神的名字、褻慢神,
因為他們內裡有驕傲狂妄的需要,
所以《十誡》中「不可妄稱神的名字」,
對他們而言就是一個枷鎖!


又如《十誡》中指「不可貪戀人的妻子」,
對於那些在情慾和道德方面有犯罪傾向和需要的人而言,
《十誡》的規則都是枷鎖,
是世人於真理面前的犧牲,
是人為神的緣故而作出的捨棄。


反過來思考,我們可以理解到:
世人往往都會按著自己的需要,
隨心所欲地決定做某些事情,
其實他們思想裡面的需要,
根本也是神給予的。
神的用意,就是要人從這些考試裡面,
願意為神肩擔神誡命的枷鎖,
於真理面前作出犧牲和捨棄。


事實上,為何舊約中,
神選擇建造耶和華的殿的地方,
前身竟然是牛隻負軛踹穀物的禾場呢?
為何神要在那裡築一座壇,
將牛獻作燔祭,
成為耶和華的殿的地方呢?


歷代志上 21 章 18 節, 21 至 23 節:
「耶和華的使者吩咐迦得去告訴大衛,
叫他上去,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為耶和華築一座壇;
大衛到了阿珥楠那裡,阿珥楠看見大衛,
就從禾場上出去,臉伏於地,
向他下拜。大衛對阿珥楠說:
『你將這禾場與相連之地賣給我,
我必給你足價,
我好在其上為耶和華築一座壇,
使民間的瘟疫止 住。』
阿珥楠對大衛說:
『你可以用這禾場,
願我主我王照你所喜悅的去行。
我也將牛給你作燔祭,
把打糧的器具當柴燒,
拿麥子作素祭。
這些我都送給你。』」


歷代志下 3 章 1 節:
「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
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
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
大 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
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


原來,神透過牛負軛的枷鎖來顯明:
天國道,最基本就是一個枷鎖。
就如在阿珥楠禾場上獻祭的牛,
都是曾經負過軛、負過枷鎖的,
從而一步步為神犧牲,成為燔祭。


我們必須明白及留意以下三個要點:
一、是神創造及授予各人的需要;
二、是神創造人品嚐人生的本能;
三、是神創造整個現實和場景,以滿足各人的需要。


沒錯!原來三者都是神所創造!
當我們明白這三方面互為的關係之後,
我們也會理解到,
為何神要立人生的規則、律例和《聖經》的誡命,
去限制世人的需要和私慾呢?
因為當我們理解後,
就會明白怎樣勝過人生的需要和私慾,
不會被「需要」的枷鎖牢籠。


試舉一例:一位很有才能的英俊男士,
或許他的需要是擁有十個女朋友,
但神卻只給他一位女朋友,這是神的命令。
對於這位男士而言,他並不知道,
縱使他擁有十個女朋友,
最終也不會得到滿足,
或是享受得到真正的戀愛和婚姻。
始終,品嚐戀愛和婚姻的機能,根本也是神授予的。


正如草蜢喜歡吃草,
蚯蚓喜歡吃泥土,
這些昆蟲能夠品嚐食物的機能,
也是神賜予,
牠們不會如人類一樣,
因為吃安格斯牛排和豐富的甜品而滿足。


換句話說,
這位男士能否享受得到真正的婚姻和戀愛的本能,
其實也是由神賜予,
只要他願意遵照神的命令,
為神犧牲及限制自己的需要,
手潔心清,只結交一個女朋友,
最終只擁有一個妻子,
神就可以讓他從一位妻子身上,
得到真正戀愛和婚姻的滿足,
甚至,比同時擁有十個女朋友更美滿。


這就是行走天國道的遊戲規則,
讓我們憑信心、遵照神的命令行出第一步,
願意在各種需要上,
背負從神而來的軛,
成為我們的枷鎖。
事實上,對於每個未信主的人來說,
人生各種需要都是不受控,


縱使用盡千方百計,
仍沒有人能夠單憑物質和享受,
滿足內心各種需要,
感覺人生充滿意義和滿足。


然而,當信主認識神後,
神會重新設定人內心對物質和享受的需要,
重新調節(refine)世人對各種需要的標準和滿足程度。
所以,在行走天國道的遊戲規則上,
當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
神就會讓我們對世上的物質、享受和需要,
有另一種價值觀和品嚐人生的本能,
處於任何景況都可以輕易知足,不會被物質、
享受和需要的枷鎖牢籠。

腓立比書 4 章 11 節:
「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
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
這是我已經學會了。」


故此,在神創設的天國道上,
充滿無數枷鎖的過程中成長、
了解別人、了解自己,
認識生命的本質,明白神為何創造生命。


對於那些一生放縱情慾的人而言,
是絕對無法理解,
他們甚至無法理解情慾是甚麼,
更遑論能夠了解自己的人生。
所以,神以牛和禾場告訴我們,
整個聖殿就是負軛和枷鎖,
牛被繫在一根柱上,
負著軛不斷繞圈,完成牠們的工作。

歷代志下 3 章 1 節:
「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
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
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
大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
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


原來,在牛隻身上,
往往都會負著一個軛,
成為牠們的枷鎖,
將牠們繫在禾場上的一根柱,
不斷繞圈,為主人工作。



主耶穌的軛,就是指到建造聖殿前身的禾場,
我們就如這個禾場上的牛隻,
同樣是負上軛和枷鎖,不斷為我們的主人犧牲。


馬太福音 11 章 29 至 30 節:
「我心裡柔和謙卑,
你們當負我的軛,
學我的樣式;
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
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在《羅馬書》裡,使徒保羅經已詳盡分享到:
世人對於物質、享受的需要,
原來都只是肉體的債。
人藉著各種方法和手段滿足自己的需要,
其實也只是償還了肉體的債,
與一個毫無欠債的人完全沒有分別,
他們只是得到主耶穌所說的「享安息」而已,
內心的缺欠終於得到滿足,
與一個沒有這種需要的人毫無分別,
只是填補了內裡這份缺欠而已。
換句話說,一個充滿需要的人,
只不過是欠了一身肉體的債,
若然沒有還清這些債,
他們就不會得到「安息」。

羅馬書 8 章 12 至 13 節:
「弟兄們,這樣看來,
我們並不是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著。
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
必要死;
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


所以,讓我們再看一次主耶穌所說的話


馬太福音 11 章 29 至 30 節: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
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其實世人心裡各種需要,
根本只是生命的枷鎖,是肉體的債,
正如人對於婚姻的渴求,
他朝有日終於得償所願,
擁有自己的配偶,
可以進入婚姻階段,
所謂「登了岸」、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終於得享內心的「安息」。
但這些人對於婚姻的渴求,
只不過是神為他們設定的枷鎖,
縱使得償所願,擁有自己的配偶,
但他們內心得到「安息」的感覺和滿足,
與一個沒有婚姻渴求的人無異。

主耶穌所說的「安息」就是如此,
當我們學會負起主耶穌的軛之後,
我們對於人生的需要和標準,
往往都會有一種全新的看法和價值觀,
甚至,神調節(Refine)我們品嚐人生的本能,
使我們的人生更輕易得到滿足和「安息」,
一生都不會被生命的枷鎖和肉體的債所牢籠。


這就是主耶穌所說:
「當負主耶穌的軛」的意思,
我們都要成為建造聖殿前身禾場的牛隻,
同樣負上從神而來的軛和枷鎖,
不斷為神犧牲和貢獻。
甚至,在阿珥楠的禾場上踹穀的牛,
最終更犧牲成為了燔祭,
為神付出了整個生命。

所以,神透過建造聖殿前身的禾場,
讓我們理解到, 神為世人設立的枷鎖,
就是生命中所有被神限制了的需要,
即是神給予我們的命令、吩咐
、人生定命和時代計劃。
這些都是行走整條天國道的一部分,
透過犧牲和付出,讓我們參與建造屬靈聖殿的計劃。


神以萬物定理 Pi 的共同信息顯明:
天國道是一個圓形,
環繞一個看不見的圓心而轉動。
基督徒必須背上主耶穌的軛,
跟隨神的帶領,以萬物定理 Pi 行完天國道。
正如阿珥楠禾場上踹穀的牛隻,
一生都是負上軛,
繫在柱上,
不斷繞圈,行走一條圓形 Pi 的軌跡。




事實上,很多人不願意接受主耶穌,就是因為不想有這些枷鎖。


Ref: 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 437(20180624):
https://www.ziondaily.com/2.0/web/word_of_god_02c/view.php?id=1646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