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園計劃, 在香港彈丸之地, 卻是世界最龐大的工程之一 為何用「玫瑰」命名? 為何香港一個小漁港, 動用上千億發展? 究竟玫瑰園計劃背後隱藏了甚麼千年信息呢?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神設定婚姻與家庭也是人生的枷鎖
馬可福音 10 章 29 至 30 節: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
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
就是房屋、弟兄、姊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
在來世必得永生。』」
原來,神對婚姻的設定、家庭的標準,根本就是一個枷鎖,
是為了讓人在信仰中成長,
試驗基督徒對於生命、性情、人格會否為著神的緣故努力躍進。
如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7 章》所記載,
當時代的基督徒假若選擇守獨身,
會比較容易專心愛主,討主的喜悅。
因為進入婚姻後,基督徒要比獨身兼顧更多事情和人物,
至少,日常生活裡,需要照顧配偶的起居和日常的相處,
還有配偶的家人和親屬等,都會成為新的枷鎖,
若然日後誕下兒女,順理成章亦會成為新的枷鎖。
所以,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基督徒結婚後,仍然要在信仰上做得好的話,是需要額外付出更多,
同樣,當誕下兒女之後,因著枷鎖增多,信仰就要更努力。
因此,普世好些夫婦為了逃避生兒育女的枷鎖,
拋棄為人父母的責任,
當意外懷孕,就會選擇墮胎、謀殺嬰孩的手段,
逃避養育兒女的枷鎖。
他們會聲稱是為了生活、為著需要和生存,才出此下策。
可惜的是,他們根本不明白,生命、歷史和時間,
全都是為著永恆的信仰而創造,
創造主是為了鑄造出信仰巔峰的新婦,
才開始創造 164 億年的時間和歷史。
換句話說,人類和生命的被造,
最基本就是為著永恆的信仰而創造。
若然人選擇逃避生命中的要求和枷鎖,
卻不裝備自己去面對生命裡的變遷,
因而選擇了自甘墮落、逃避責任和壓力,
不想面對生命裡應負的責任。
正如年輕人往往都會覺得讀書、成長和工作有壓力,
當成為基督徒後,更會覺得壓力加倍,
在學校裡,既要成為一位好學生,
更要成為一位品學兼優、做好見證的基督徒。
因為他並不知道,生命是為了甚麼而被創造。
如果我們知道天國道的教導中,提及的三個重點:
一、是神創造及授予各人的需要;
二、是神創造人品嚐人生的本能;
三、是神創造整個現實和場景,以滿足各人的需要。
認識三者都是神所創造,在彼此間取得平衡,
相信神的幫助和供應,
如此,人就能夠從種種枷鎖中得到滿足,駕馭人生。
當然,有時人必須滿足各種需要所製造的物質數量,
例如︰需要指定數量的金錢去解決某個困難和問題。
只不過,部分所謂品嚐人生的需要,
其實神只需要改變人品嚐人生滿足感的本能,
世人的需要就能夠輕易得到滿足。
例如︰一個人誤以為必須吃盡天下各樣甜品,他才會得到滿足,
只是,他從未想過,只要神大幅增加他品嚐甜品的味覺本能,
對食物的糖份和色香味變得更靈敏,
那麼,他只需吃到一份美味的甜品,
其實已經可以非常滿足,根本不需要吃第二份或第三份。
又例如︰隨著每個人不同年齡和階段的成長,
就會出現不同需要(need),
以往孩童時期的需要,十年後就已經轉變了,
十幾歲的年青人往往很需要別人的接納,
但長大及獨立後,他已經不再需要別人的認同或接納。
事實上,世人每十年就會有新的需要,
舊有的需要已經不再重要,甚至根本無法令人得到滿足。
十年前,蘋果公司正式推出第一代 iPhone 3G 智能手機,
開拓了完全嶄新的智能手機市場。
當時,第一代 iPhone 是創新、先進、潮流和高科技的產物,
受年青人熱烈追捧。
但十年後的今日,沒有人會再為十年前的第一代 iPhone 而滿足,
更不會覺得它代表創新和高科技,
因為世人品味同一部 iPhone 的標準和滿足感,已經轉變了。
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轉變,神亦會令世人出現新的需要,
以及新的滿足標準。
所以,我們必須明白,婚姻和家庭都是神所設計的枷鎖,
人必須按著真理,去面對和承擔神所創造的枷鎖,
為主的緣故背負這個軛,
包括養兒育女,成為一位好丈夫、好爸爸的責任。
如《聖經》所記載,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
成為一位稱職及忠心的好爸爸,
其實是神授予我們人生成為一位管家,
學習去管理自己的太太和兒女。
當我們踏進生命裡,我們就是生命的管家,
管理生命中的每個需要,就成為我們人生的考試。
神期待我們怎樣面對各人的不同試題,
或許我們會面對同樣挑戰,
只是,在人生不同階段裡,時間之鎖會放下不同的需要和滿足感。
在人生的試場,神正是考驗我們怎樣承擔生命,
神預設的人生需要,是為了配合各人的成長,
為著永恆的信仰,做到最好,取得滿分。
最後,我們每一個都跟三個人說:
「我要用信仰去解決我人生所有的問題。」
Amen!感謝主!最後我們若學到什麼東西,讓我們歡呼鼓掌讚美神!
Ref: 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 437(20180624):
神讓信仰的磨練成為人生的枷鎖(衣食住行)
天國道的原則讓我們知道,人生中各種枷鎖都是神刻意製造出來,
目的是藉著人生中各種需要,挑戰及要求我們,
究竟是選擇以神為先,還是選擇優先滿足自己的需要。
就如主耶穌在《馬太福音》所說,
究竟我們是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
還是先求滿足自己肉身身心靈的需要呢?
因為神創造人類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看看世上究竟有誰,
會因為決定跟隨神,而甘願放棄人生各種需要,
看神比世上一切、比滿足自己生存需要都更重要。
例如︰人生中,我們需要金錢來維持生活,
但神卻要求我們納十分一和奉獻,並要賙濟窮人,
所有基督徒都要作出取捨,是擁有更多金錢作為保障重要呢?
還是順服神納十分一和奉獻,並賙濟窮人更重要呢?
又例如︰人人都需要食物充飢,但神卻要求基督徒習慣禁食,
禁食明明是抗衡神創造給人類的食慾,但神卻藉此挑戰我們,
會否為別人代禱或因虔誠的緣故,對抗人類肚餓的需要,
看順服神比充飢更重要。
又例如︰人類一生只有幾十年壽命,
但神卻要求基督徒遵守不可停止聚會的原則,
放棄人生最寶貴的時間,要投資在天國,而不是為自己而活。
甚至,神早已在《聖經》中設立律法,
吩咐人不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而犯罪,走一條容易滿足需要的路,
而是要按正途行事,在罪和義、闊路和窄門當中取捨。
所以,《聖經》中,神為人類設定的各種律法和限制,
目的都是讓人主動抗衡同樣是神創造給人類的各種需要,
因為神創造給人類的各種需要和滿足感,
其實都是為要考驗人類的枷鎖。
如果人有智慧的話,就會選擇神,放棄滿足這些所謂基本需要的枷鎖,
當人懂得有智慧地選擇神,才是得著真正自由的人生,
不再被各種枷鎖捆綁,因為順服神而得以自由。
加拉太書5章1節:「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
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
約翰福音8章32節:「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馬太福音11章29至30節:「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
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然而,現今世代大部分所謂教會,將神給予基督徒的軛完全抛開,
不願意放棄肉身需要的枷鎖,不願意執行神的律例和限制,
卻相反放縱肉體的情慾。
例如:現今大部分教會,都不會把犯姦淫的基督徒趕出教會,
部分教會甚至主動接納同性戀者加入,
明顯,這些教會完全不明白天國道的真義,
也不知道肉體需要其實是一種枷鎖。
他們以為,把《聖經》的高標準沖淡了,就會有更多人願意信主返教會,
但他們卻不明白,當福音的標準沖淡和降低後,
就會將神創造人的目的完全摧毀,
因為神創造人的目的,就是要挑戰人究竟是選擇為神而活,
還是為這些枷鎖而活。
就好像一場障礙賽,所有障礙物都是由主辦大會設定,
參賽者要跨過一切指定的障礙物,到達終點,才有機會得獎,
如果參賽者把障礙物挪開,或換成非大會指定、難度較低的物件,
即使能夠第一名衝線,也會被取消資格。
神在信仰設定的限制也一樣,我們必須嚴格遵守神設定的律例典章,
才能成為合格的基督徒,可以被提成為賓客、童女或新婦。
可是,現今很多教會和牧師,卻挪開神為基督徒設定的限制,
甚至容許同性戀的罪出現在教會,美其名是把難度降低,
但卻摧毀了人生的意義,
因為當一位基督徒的目標不是似神,不以似神而自豪,
其實,他已經喪失了進入天國的資格,亦錯失了神鑄造新婦的目的。
所以,現在我們就明白,為何《創世記》,神會以火從天降,
毀滅干犯同性戀罪的所多瑪和蛾摩拉,一個活口也不留,
因為當人類容許這種罪發生,其實再多活一天也是多餘,
多一天性命,也只是為自己增加多一天罪孽,在永恆中受刑。
所多瑪和蛾摩拉的同性戀文化,
令全城的人只為滿足自己的邪情私慾而活,
他們生命已經毫無意義,亦不會有將來和永生。
所以,《啟示錄》預言,當四馬的災難和審判出現,
全球的四分之一人口將會死去,即是超過17億人死亡,
而兩個毛衣人亦可以隨時隨意用各種災殃攻擊世界,最終,
世界經歷神的各種審判後,
在《啟示錄》完結的時候,全球只剩下一半人口,
另一半就被神審判而滅亡。
這些人都是死有餘辜,在世時犯了必死的罪,
將生命的需要無限放大,就算活在世上也毫無意義,
多一天的生命,只會為自己的永死帶來更多痛苦。
另一方面,世上有另一群人,
當他們知道人類的需要是一種枷鎖,就走向另一個極端,
就是禁慾主義,例如:佛教的和尚和尼姑,
或天主教的神父、修女和清教徒,
他們誤解信仰是叫人禁慾,禁止修道的人結婚或吃肉。
其實,信仰並非禁慾主義,神會滿足我們的需要,
並且是神創造人生命中的需要,
只是,神要求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
當面對自己的需要和天國的限制時,
我們會選擇天國和順服神的命令,而不是先滿足自己的需要。
並且,神設計每一個人生命中要遵守的規定,
都有著指定的時間的鎖,例如:《聖經》規定不可以婚前性行為,
人就不可以犯這個罪,
如果犯了,也不可以無頼地說,下次結婚前不會再犯。
換句話說,
我們要珍惜人生中每一次行真理以及面對神給予的考驗的機會,
因為人的一生,只會經歷一次十歲、二十歲、三十歲,
這些不同階段中,神都會給予獨特的考驗,但我們只有一次機會面對。
假如你在十多歲的考驗中失敗,就只能面對往後其他階段的考驗,
永遠錯失十多歲的階段中,能夠勝過這獨特考驗而得獎賞的機會。
又例如:一位學生在考試前不願意溫習,
他不可以說等考試過後,知道出甚麼題目才溫習,
再給我第二次機會云云。
神創造的人生也一樣,人只有一生,神給予的眾多考驗和磨鍊,
也只有一次得奬賞的機會,或有著指定年齡和時限,
錯過了就沒有第二次機會,
就算下一次願意順服,所得的獎賞也必定大打折扣。
主耶穌的降生至被釘十字架,最後從死裡復活升天,
再次坐在神寶座的右邊,
就證明了即使是天上的神,如果放棄神的位份,
降生成為一個平凡的人,也可以重新開始,
藉著人生的過程,完全順服神的帶領下,
最終得著永生,甚至升到天上成為神的位份,
用短短33年半賺取再次成為萬有的主宰,
甚至賺取全人類的永生,讓人只要願意接受就可以得著。
主耶穌正是向世人示範了,人生種種際遇,
每種需要、困難、衝擊、磨鍊,
都是由神命定,神希望我們懂得作出適當取捨。
就如彼得曾經問主耶穌,他為到天國,
已經放棄了地上一切需要和夢想,將來會得著甚麼呢?
主耶穌就應許他會得著百倍的祝福,並得著永生與神同掌王權。
馬太福音19章27至29節:
「彼得就對他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
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
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
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
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親、母親、
(有古卷加:妻子)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
當任何人願意為到神和天國的緣故,
放棄本身由神刻意創造給人類本能的需要,
如經文所講的房屋、弟兄、姊妹、父親、母親、妻子、兒女、田地,
他們就在人生中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因為神為人類創造這些本能上的需要,
目的是讓人在需要和順服神之間作出取捨,
究竟我們會否愚昧地,為了滿足神為我們創造本能上的需要,
放棄事奉神、順服神的機會,例如︰需要一間房屋,
因而花一生去供樓。還是,我們有智慧地看穿真相,
知道這些需要其實是一個枷鎖,
懂得為神和天國的緣故,放下這些枷鎖,不被這些需要捆綁一生,
我們就能夠完成人生真正的目的,尋找到神,並成為法則的承繼者。
為何我們的需要其實是枷鎖呢?
以一間房屋為例,蝸牛不會花一生去買一間房屋給自己住,
因為牠天生就有了,
蟹亦如是,本身已經有一個外殼供自己住。
但人類卻需要建立、租或買一間屋,給自己和家人居住,
是誰告訴我們要這樣做呢?
其實是神在人類身體的需要和文化上的設定,
令每一個人都需要居住的地方。
為何神要這樣做呢?目的就是為人類製造一個枷鎖,
到了時候,人就要在天國和枷鎖之間作出取捨。
又例如:人類的男女性別是由神創造,家庭關係亦是神設定,
當然,男女間的愛情,以及家人的親情,也是神製造。
假如神創造人類如同單性繁殖的生物,例如植物和無脊椎動物般,
人類就不需異性和建立家庭來傳宗接代,生命就簡單得多。
為何人類天生沒有厚毛遮蔽身體,需要製造衣服呢?
為何人類沒有獅子和老虎般的大力和利爪,可以保護自己和獵食,
卻需要製造工具狩獵才可以吃肉呢?
為何人類吃了不乾淨,或是被蒼蠅污染了的食物,
就會生病、肚子痛,但生活在垃圾堆的蒼蠅卻不會肚瀉呢?
為何人類在太陽下暴曬會患上皮膚癌,
但生活於沙漠的蜥蜴,即使每天被太陽暴曬卻不會有問題呢?
為何神創造的人類,是萬物中最高尚、最高等的生物,
卻不如世上眾多動植物般,天生已經擁有生存的本能,
反而有著最多需要呢?
如果人類是神所創造最高等的生命,
為何神沒有讓人類集所有動植物的生存本能於一身,
無須滿足任何需要,
無須進食、無須穿衣服、不怕冷不怕熱、力大無窮、
可以單性繁殖,而且永遠不死呢?
其實,神創造的植物並不需要主動尋找食物,
因為太陽和泥土已經可以供應植物一生所需,
但人類卻需要四處尋找食物。
非常明顯,人類不是由進化誕生出來,
如果人是進化而來,人類的身體就不會有這麼多需要,
應該早已集合全地球所有生物的本能於一身,
但事實卻相反,人類是地上一切生物中,有最多、最複雜需要的生物。
就如人類不會創造一部殘缺不全的智能電話,要外加電池和屏幕,
每部電話只能用一個App,想用多一個App就要買多一部電話,
人人都要帶著十部電話,如果要連接網絡,
更要另外接上雨傘般大的天線。
但是,神創造人類卻如同殘缺不全的電話般,
有很多需要滿足的地方,
並且是要外加,不是內置就有,不同於眾多動物,
亦不如人類創造的智能電話,集多功能於一身。
其實,如經文提到,
房屋、弟兄、姊妹、父親、母親、妻子、兒女、田地,
所有需要都是神刻意為人類創造,最終成為一個試驗,
試試我們能否看穿這個謎題,
找到人生的真正意義,這就是人生的目的。
並非為了滿足需要,以及不斷增加枷鎖的數目,
而是能夠以神的國和神的義為先,突破這些枷鎖的限制,
令這些本來控制著我們不能跟隨神的需要,
變成幫助我們在信仰上成長的工具,
就是作出正確的取捨。
例如:大部分人都需要一份工作維持生計,
但你會否因為工作而放棄返教會事奉神呢?
大部分人亦需要配偶,但如果你的配偶是外邦人,
而且攔阻你返教會,你會如何取捨呢?
許多人的夢想是移民歐洲,或是其他氣候良好、民風良好、有禮貌、
有文化的美麗國家,但位於香港的錫安卻是世上唯一擁有恩膏的教會,
那麼,究竟是夢想重要,還是神的旨意更重要呢?
當我們願意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
神不單可以供應和滿足我們一切需要,
並且,只要神改變我們品嚐人生的觸覺,
已經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
例如:神改善我們的健康,
我們就可以比一個需要日日看醫生食藥的有錢人更能夠享受人生;
神改善我們的胃口,就能夠比一個花一生尋找美食,
但味覺早已麻木的美食家更幸福;神使我們長壽又快樂,
就能夠比一個一生只為賺更多錢來享受人生的工作狂更快樂。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滿足自己的需要,
而是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並讓神滿足我們的需要,
這就兩全其美了。不單完成了神的旨意,得著永恆的獎勵,
並且今生亦會無憂無慮,因為神已經使我們成為世上最滿足、
最快樂的人。
Ref: 錫安日報2012 榮耀盼望 vol. 437 (20180624)
https://www.ziondaily.com/2.0/web/word_of_god_02c/view.php?id=16467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