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星期前,
2023年12月10日,
透過精華短片(VO)「時事追擊:
2023年11月大自然災害(地震及火山爆發)」,
經已為大家分析。
自2023年11月起,
毀滅性的大自然災難,
如地震、火山、地殼活動等,
忽然轉趨頻繁,
吻合《啟示錄》預言︰「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
提醒世人,
歷史經已進到《啟示錄》的末時!
踏入12月,2023年即將結束之際,
地殼活動進一步加劇。
12 月18日23時59分,
中國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
發生了一次6.2級地震,
隨後,美國修正為5.9級地震。
震源深度約10公里,屬淺層地震,
震央柳溝鄉距離縣城約8公里,
發生在甘肅省和青海省交界處一個人口稠密地區,
觸發中國近10年來,
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據報,蘭州、西寧、西安、成都等地,
均有強烈震感,其中,青海省海東市部份村莊停電,
震感持續近20秒,
積石山縣縣城周邊部份平房倒塌,
有房屋天花板垮塌、牆皮脫落,
大河家鎮有3個村部份房屋倒塌,
有人被困受傷,柳溝鄉發生火災。
另有照片可見,
大批民眾在寒冷天氣下於街上避難,
有人趕不及穿上衣服,
或只用棉被蔽體,
狼狽不堪。
救援人員趕到大河家鎮救援時,
見現場房屋傾斜,
以木頭臨時加固,
救援期間突然發生餘震,
救援人員緊急撤離,
慶幸最終成功救出被困者。
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全力搜救並妥善安置受災群眾,
盡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國務院李強將地震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
隨後,甘肅積石山縣發生3.4級地震,
震源深度只有9公里,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
再進一步將應急響應提升至三級。
地震時,磚塊瞬間如雨下,
商品散落一地,
店員頂著被子逃離。
受災民眾親述,地震一刻,
好像大卡車撞擊樓房,
晃動約1分鐘,
然後再經歷數十次餘震。
另有民眾親述,
當時自己一口氣跑下16層。
由於天氣寒冷,
災民冒著嚴寒避險。
災區裡,師生在操場裹著被子升火取暖,
搭起帳篷暫時安置災後群眾。
YouTube片段:
甘肅地震導致大片房屋倒塌,
村莊成廢墟,受災現場一片狼藉。
災民被迫待在零下十幾度的戶外避險。
12 月18日晚23:59,
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強震,
災情波及相鄰的青海省。
甘肅、青海有127人罹難,
20人失蹤、700多人受傷,
超過155,393棟房屋毀損。
為中國近10年來,
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
正值隆冬,地震受災地區夜間戶外溫度,
只有攝氏零下15度。
許多災民的房屋被毀,
只好待在戶外避險,生火取暖。
甘肅省積石山村民鄭先生告訴記者,
他們村的房子全都裂開了,
只是還沒倒塌,附近有個陳家村,
還有康調村,受災更嚴重。
鄭先生說,我們這邊房子現在不能住人了,
但我們還沒有得到真正的救援,
我們在自己家的家門口,
都搭上了帳篷,生一堆火,
小孩、老人坐在前面取暖。
甘肅積石山縣居民的房子,
整間都在抖,這地震大得很,
真的嚇死了,
這邊的房子全部倒塌了。
甘肅省民眾秉先生指,
地震附近許多房屋坍塌比較嚴重,
交通管制了,只允許救災的車輛通行。
截至12月19日凌晨2點,
共記錄到餘震140次,
蘭州、成都、西安、寧夏、青海等地,
震感明顯。
甘肅省居民俞先生指,
我說的嚴重,地震等級倒不是太高,
只是6.2級。但去世的人可能有很多,
因是晚上12時發生。
因為這地方,
都屬於特別偏遠的地區,
比較貧窮,房子都是泥巴建的,
特別簡單。
中共官方公佈的震級,
為里氏6.2級,但美國地質調查局表示,
檢測到的震級為里氏5.9級。
不少大陸網友質疑,
對於6.2級地震來說,
100多人遇難,
人數實在太多了。
有微博大V提出質疑,
怎會造成這麼多的傷亡?
6.2 級地震不算大地震,
難道沒有地震預警推送機制?
事發時,當地遭遇寒潮,
最低氣溫攝氏零下16度,
網傳影片顯示,
有民眾逃到戶外後,
生火取暖。
當地時間19日下午,
甘肅當局通報,
地震已造成118人死亡,
遠超早前官宣的河北水災死亡人數。
這次救難最大的挑戰是低溫,
對於受困人員來說,
這次的黃金救援時間,
可能不到72小時。
他說,目前當地最低溫在攝氏零下10多度,
受困人員將面臨更大的風險,
加上地震發生在凌晨,
很多人來不及躲避,
一夜過去,情況很難預料。
19 日,臨夏州最高氣溫為攝氏零下1度,
最低為零下16度。
多位災民表示,地震發生在深夜,
許多人跑出來的時候,
都沒來得及穿上禦寒衣物,
有的披著被子,
甚至打赤膊就出了門。
------------------
當甘肅積石山縣的6.2級地震發生後,
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中川鄉的兩個村莊,
金田村和草灘村,
遭遇了一種罕見的現象。
三、四米高的淤泥,
突然冒出地面,
直接將村莊掩埋,
這是12月20日的最新衛星圖像,
能明顯看到形成的淤泥堆積,
為救援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這種情況被稱為「土壤液化」,
也就是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砂湧現象」。
砂湧是地震引發的一種地質災害,
當地震波作用於地下,
它會使水和沙土混合,
形成高壓的液體,
這種液體會從地面的裂縫或孔洞中噴湧出來,
形成高達幾米的沙泉,
將周圍的房屋、道路、農田等淹沒或沖毀。
砂湧的原理與土壤液化有關,
土壤液化是指,由於地震的壓密作用,
深層土壤中的水分,
被擠壓到表層,
使土壤顆粒間的有效應力下降為零,
土壤失去剪應力強度,
呈現出液態的狀態。
當地表無法承受地下水的壓力時,
就會破裂,釋放出高壓的液體,
形成砂湧。
砂湧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地質災害,
它的發生與地震的強度、
震源深度、地質結構、
水文條件等因素有關。
一般來說,地震強度大,
震源深度小、地層鬆散、
含水量高的地區,
更容易發生砂湧。
而青海省民和縣正是這樣一個地區,
它位於青藏高原東北緣,
地層鬆散、含水量高、地下水位淺、
地表水系發育、地震活動頻繁。
因此,當本次地震發生時,
就觸發了砂湧的發生。
雖然砂湧是一種不可預測的地質災害,
它的發生與地震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並不是每次地震都會引發砂湧。
------------------
甘肅省臨夏州發生6.2級強震,
波及青海省,地震發生後,青海海東市中川鄉,
有兩個村被淤泥包圍,
浪頭高達3米的濃稠泥漿,
翻滾著漫入了村莊,
大量房屋被淤泥沖毀掩埋,
村民被困。
一位住在鄰村的被埋者家屬告訴記者,
地震發生後,泥石流緊接著就來了,
他的丈母娘和兩個女兒,
以及,其中一個女兒的兒媳婦,
4 人逃難出門時,被泥石流掩埋,
這一片共有十餘人被埋。
從19日早晨,
他在現場守著,
直到當晚9點多,
還沒有人被救出。
在西寧打工的楊海平,
年前請假回到金田村,
19日凌晨0點前後,
楊海平一家人,被可怕的聲響從夢中驚醒,
他妹妹形容,像是打雷的聲音,
鑽到了耳朵裡,地面帶動牆體,
開始劇烈晃動,
他們往屋外逃的過程中,
人都站立不穩。
一家5口人脫險後不久,
楊海平就聽見不遠處再度傳來巨響,
這次的響聲「嘩嘩」聲,像炮仗的聲音,
後來他才知道,其實是泥石流。
比楊海平家地勢更低的一片民居,
隨後受到了泥石流的衝擊掩埋,
記者在現場看到,淤泥約有3米深,
被泥石流掩埋的民居,
幾乎被泥漿填平。
楊海平的大伯楊新福表示,
他兒媳婦的媽媽,住在附近關亭鎮,
在地震中被牆體所埋,不幸去世。
----------------------------
受甘肅地震影響,
青海海東民和縣金田村房屋受損嚴重,
不少房屋被淤泥沖毀,有村民被困。
由於現場淤泥量過大,
且非常鬆軟,增加搜救難度。
救援人員運用雷達、
無人機等設備進行地質勘查,
緊急調運挖掘機、推土車等大型機械,
快速清挖淤泥,
再進行人工搜救。
鄰近的青海省海東市14人遇難、198人受傷。
青海省教育廳表示,
有超過50所學校受到不同程度損毀。
其中,地震發生時,
西安文理學院高新校區2號公寓內,
學生不停向宿管呼喊:「阿姨地震了,快開門!」
但由於宿管正在洗漱,未有及時聽到,
遲遲未有打開宿舍樓門。
有學生直接拿起椅子砸向宿舍玻璃門,
門被打碎後,學生成功逃到宿舍樓外。
最終,並無學生受傷。
其中,中國內地用戶發現,
地震時,7部iPhone均沒有預警,
蘋果客服回覆,iPhone 並不具備測試地震功能,
建議用戶下載第三方預警App。
搜救現場可見,
消防員及拯救人員正努力搜救,
向廢墟深處呼喊,盼望出現奇蹟。
新聞片段:
震央所在的甘肅積石山縣,約有26多萬居民,
地方官員形容所屬的臨夏州人口,
在西北地區算是相對稠密,
但專家指區內房屋抗震性能差,
加上地震發生於近午夜時分,
很多民眾在睡夢中來不及走避,
多方因素造成今次死傷慘重。
這次6.2級地震強度高、深度淺、破壞力大,
屬於「逆衝型破裂」地震,
即斷層兩側地殼相互擠壓下,
一側地殼擠到下方,
達到臨界點後斷裂、釋放能量。
專家相信是由3公里外的「拉脊山北緣斷裂」引發,
震區位處青藏高原東北緣、甘東南地區,
屬中國南北地震帶北部。
「這區域受到整個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長期擠壓作用,
區域構造活動非常強烈,
在這種擠壓過程中,
發生這次逆衝型地震並不特殊,
屬於這個區域的正常地震活動。」
這次震區方圓200公里範圍內,
於二十世紀以來,
已發生過3次6級以上強震,
而在甘肅省東南部,
於1920年更發生過造成二十多萬人死亡的海原大地震。
當局警告未來數天,仍可能發生達5級的強震,
專家指這次地震,
屬較常見的「主震—餘震型地震」,
無發現前震預兆的主震過後,
有連串逐漸衰減的餘震,
估計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中央氣象局指,當地寒冷、大風,
未來幾日氣溫繼續低見零下十多度,
令救災和物資運送均面臨挑戰。
==========
截至2023年12月21日,官方公佈,
今次大地震,導致甘肅省和青海省兩省,
至少有135人死亡、980人受傷、12人失蹤。
然而,坊間普遍認為,
今次官方公佈的死亡人數,其實被大大低估!
繼18日晚上11時59分,
甘肅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後,
隔日上午9時46分,
新疆克孜勒蘇州阿圖什市發生5.5級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發生後,當地消防救援支隊,
立即調派地震救援先遣隊9車30人,
第一時間趕赴震中進行探查。
新疆總隊立即啟動地震災害一級響應機制,
再出動800人、17犬,攜帶36,275套器材裝備,
在營區待命,隨時做好增援準備。
冰島方面:
12 月17日,經歷了數星期的「地震風暴」後,
冰島格林達維克鎮(Grindavik)北部火山終於爆發,
岩漿以每秒100-200立方米的速度,
從地表裂縫噴射而出,
規模達到該區此前火山爆發的數倍。
根據南冰島火山和
自然災害團體(SouthIcelandVolcanoesandNaturalHazard Group)
預測:今次火山爆發,
令地表出現一條長達超過3.5公里的裂縫,
是近年該區其他火山噴發時的數倍。
科學家表示,
雷克雅內斯半島(Reykjanespeninsula)的火山活動,
正進入一個可能持續數百年的新階段,
此次噴發可能持續十天。
現場畫面可見,
金黃色的岩漿從地表裂縫中噴湧而出,
在漆黑的夜色下,顯得十分壯觀。
早在一個多月前,即11月11日,
民防部已緊急疏散該鎮約4,000名居民,
附近的凱夫拉維克國際機場(KeflavikInternationalAirport),
亦造成多個航班延誤。
此前,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火山學家MikeBurton表示:
該區的火山爆發,
往往會產生大量火山灰、有害氣體及蒸汽,
並引發更多爆炸活動。
但今次噴發,不同於一般想像中的爆發,
不是典型的圓錐形火山,
而是潛伏在地下的岩漿流。
例如,日本富士山、坦博拉火山等,
許多典型的火山,
是位於兩個相互擠壓的板塊交界處,
容易形成災難性的火山噴發。
但冰島位於北美板塊和歐亞板塊的交界處,
這兩個板塊張裂形成的大西洋中脊,
穿過整個冰島,將其一分為二,
隨著兩個板塊向相反方向拉扯,
導致地下岩漿上升,
帶來大量的火山活動。
新聞片段:
These are some of the scenes in the Reykjanes Peninsula
of Iceland after a volcanic eruption began expelling lava in the region.
這些是冰島雷克雅內斯半島於火山噴發後,
該區開始排出岩漿的一些景象。
This style of eruption differs somewhat from the kind
of popular culture explosions that you might see.
此次的噴發與普羅大眾所預期的方式不同,
Here's why this eruption looks so different and what threats it poses.
以下是此次噴發看起來與別不同的原因,以及其帶來的威脅。
Iceland is home to more than 130 volcanoes across more than 30 volcanic systems.
冰島擁有超過130座火山,橫跨30多個火山系統,
And right now, lava is erupting out of the Svartsengi volcanic system located in the Reykjanes Peninsula of southwest Iceland.
現時,岩漿正從斯瓦特森基火山系統噴發出來,
火山坐落於冰島西南部的雷克亞內斯半島上。
In a traditional volcano, the volcanic material funnels
through a central vent typically located in the Reykjanes Peninsula
of southwest Iceland,
where there is a mountain and a conical peak and
the summit and everything like flows out of the summit,
whether that's an ash plume that explodes explosively
into the sky or whether the lava comes up and out of the center and,
like, leaks down the side of the mountain.
在傳統的火山中,火山物質通常會從中間的通道噴出來,
就像荷里活所構想的一樣,
就是有一座山,一個圓錐形的山峰和山頂,
一切都是從山頂流出來,
無論是一道灰柱往天空爆發,
還是岩漿從中央湧出來,再沿山坡流下去。
Here, it's not like that.
這裡的情況卻不一樣,
Instead, in this type of eruption known as a fissure eruption.
這種噴發稱為裂縫噴發,
Lava basically oozes from cracks in the ground
and the type of lava typically involved in these
two kinds of eruptions also looks different.
意思是岩漿從地面的裂縫中滲出來,
兩種不同方式噴發出來的岩漿,表面上是不同的。
An explosive eruption is often due to viscous,
sticky magma that doesn't flow easily while a fissure eruption
pushes out fluid and runny magma that spreads across the landscape.
爆炸式噴發通常是由流動性低、黏稠的岩漿引起的,
而裂縫噴發就會有流動性較高的岩漿,湧出來流遍到地表。
The big danger with this is that these lava flows can spread out quite a long way.
其危險在於岩漿可以擴散得很遠,
And obviously, as we're seeing in Iceland right now that poses a threat to both the infrastructure in the region and people's lives.
這正是目前我們在冰島所見的情況,
對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和民眾生命構成威脅。
The eruption from the Svartsengi volcanic system
occurred near Grindavik an Icelandic fishing town.
今次斯瓦特森基火山系統的噴發,
發生在格林達維克附近,是冰島的一個漁業小鎮,
The surrounding area is home to a major airport.
周邊坐落了一個主要機場。
One of the country's most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s,
the Blue Lagoon and a power plant that
provides hot water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peninsula.
一個冰島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藍潟湖,以及一座為半島大部分地區提供熱水的發電廠,
Eruptions in this part of Iceland have been
increasing steadily in recent years after a very long dormant period.
近年來,冰島此區的火山噴發一直持續增加,
此前有一段很長的休眠期。
This is just an area of Iceland that
goes through these periodic eras of on-and-off eruption activity
and then quiescence.
冰島這個地區,經歷週期性的噴發活動和休眠期,
So, like, around a millennium or so, the peninsula is quiet.
大約1千年左右,半島會安靜下來,
You don’t see volcanic activity, and then it starts up.
你看不到火山活動,之後再活躍起來,
And then that era of volcanic activity lasts for centuries.
火山活動時期持續數世紀。
Iceland sits on top of the Eurasian and North American tectonic plates
making it a hotbed of seismic and volcanic activity.
冰島位於歐亞板塊和北美板塊交界,
使其成為地震和火山活動的溫床。
When the tectonic plates slip past one another,
earthquakes occur and as the plates spread apart,
magna can leak up to the surface generating volcanic eruptions.
當板塊相互滑動時,就會發生地震,
當板塊分開時,岩漿噴發到地表,引發火山爆發。
The focus of sort of monitoring efforts of volcanic systems
is around trying to identify as early as possible.
火山系統監測工作的重點是儘早識別,
Any precursory signals that sort of come before the onset of an eruption.
任何爆發前出現的先兆,
And in instances like what we’re seeing in Iceland.
如同冰島今次的事件,
These eruptions are typically heralded by
these sorts of really high levels of seismic activity
to try and really tell us where there might be an eruption
and sort of where ongoing intrusions are going.
火山爆發前通常會出現頻繁的地震活動,
讓我們識別何處可能會發生爆發,以及地表下岩漿侵入的動向。
==========
今次雷克雅內斯半島火山爆發,
亦釋出有毒氣體,政府呼籲公眾應遠離,
但部份民眾仍到場觀看,
當地民眾也擔憂火山爆發,
將威脅附近小鎮。
不過,目前看來,
熔岩未有流向鄰近火山的格林達維克鎮,
房屋有望不受破壞。
可見,隨著2023年的結束,
即將踏入2024年,
整個世界將會變得更不穩定,
打破世人貪戀平安穩妥的心境,
預備進入末世的場景!
Ref: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 724 (202312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