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日華牧師繼續分享,
「以巴戰爭分析,紅馬降臨」信息。
答問中,日華牧師對「敵基督」的身份,
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演繹。
我們知道,「基督」就是恩膏、受膏者的意思,
但外間大部份基督徒都以為,
恩膏就像一個無腦、無意識的工具,
只是一種可以被利用的能量。
然而,真正的恩膏,其實是有思想、智慧及明白。
並且,能夠與人溝通,這才是我們所經歷的恩膏,
如智者般的存在。
因為,這才是聖靈恩膏的彰顯。
而神每一類別的性格,也帶來相應的能力,即恩膏。
我們可以理解,恩膏就像光一樣,
當不同物料燃燒時,會帶來不同顏色的光。
因此,不同性格會建立出不同美德,
而相應帶來的恩膏和能力,也有分別。
所以,當主耶穌受浸,性格合格後,就被稱為「基督」,
而祂被釘死後,才被稱為「主」。
其實,不同時代的真理復還,
不只是信仰教義的復還,而是性格的復還,
藉此建立出不同的性格和美德,
這才是他們成為受膏者的原因。
而這種美德,往往需要經歷逼迫才能建立出來。
因此,錫安要經歷眾多不同的苦難和動勢,
為的,就是讓我們建立出,更豐富的屬神美德,
讓我們所散發的光,並非如過往復興般單一顏色,
而是像主耶穌的白光般,有全色的恩膏。
當理解這原理,我們就會知道,其實,每一個時代,
也會有「敵基督」出現。
因為,伴隨著神的復還、時代美德的建立,
旁邊一定會出現一群人,
敵擋這美德的建立,而他們,正是時代的敵基督。
正如法利賽人看見主耶穌的美德時,他們會逼害主耶穌。
最後,法利賽人,以至全以色列國,也因此被神審判。
所以,真理的復還,最重要的,從來不是教義的復還,
而是性格、美德的復還。
既然,主流基督教,往往也是逼害復興的一群。
可見,其實99%的基督徒,
也是站在敵基督的一方,敵擋神的性格。
他們聽了神的話,卻沒有回應真理,
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性格去結果子。
於是,他們成了兇惡的園戶,不讓神去收果子,
結果就是枉費一生。
他們沒有執行神的律例典章,至一個階段,變成人性化,
成為我們性情、性格的一部份。
原因,很多人也是到最後一步,才願意改變自己的性格。
其實,神期待我們去到神的家,
是帶著痛悔的心靈,這樣才能連繫神。
正如神免去我們的債,目的,是讓我們擁有這份美德,
同樣免去別人的債。
然而,當人不願意承傳這份性格上的美德,
甚至倒行逆施的話,神就會審判。
不論是主耶穌或大衛,他們受膏、得著神能力的原因,
也是因為性格上的成熟。
生命是一個公平的遊戲,每一個時代的人,
都可以通過神的考驗,建立出性格上的美德,
藉著不同考驗,鍛鍊出不同性格,
也就是藉著將真理人性化,建立不同的美德。
假如人看神的考驗是阻力的話,
那麼,對他們的信仰而言,也是一個摧毀,
他們的性格不會變好之餘,著眼的亦只是神的祝福。
甚至乎,覺得這些利益也是神所賜予,
他們更要好好保護。
結果,他們就成了敵基督,
與世界的商家、政權混在一起的大淫婦。
==========
校對完這段主日回顧後,日華牧師透過答問進深解釋,
建立神的性格和美德,與得到屬靈能力之間的關係。
以下,是日華牧師於2023 年12 月15 日的錄音補充。
Eddie 策略家:
日華牧師,你剛才提及過去的復興,只是單色,
即他們的性格並不全面。
請問,在《使徒行傳》時期的復興中,
門徒經歷了這麼大的逼迫、患難,
可說是與主耶穌基督一同受苦、同釘十字架,
那時,他們的性格會否算是一種較全面的性格?
日華牧師:
因為那時,第一,可分為主耶穌在世及離世之後,
主耶穌在世時,
就連門徒所行的神蹟也是多姿多彩;
但主耶穌離世後,門徒所行的神蹟,
當你看整卷《使徒行傳》,便知道,
全部門徒行神蹟的總和,也無法跟主耶穌一人匹敵,
這是指頻密程度、consistent(持久)的能力。
為甚麼?說起原因,便要回到剛才所說,
為何神讓能力伴隨性格彰顯呢?
其實,從主耶穌基督和祂的門徒身上,便可看見。
因為該種性格,需達至某個階段,
才可提高神蹟發生的頻密程度。
每種性格,都會附帶一批能力。
但性格需發展至怎樣的階段呢?
性格要發展至能夠handle(駕馭)那種能力,
如此,神蹟發生的頻密程度才會增多。
舉例,富足,某些人被富足敗壞了,
那為何神要將富足的能力賜給他呢?
換句話說,這是很合理的,
既然神這麼有智慧,對於富足的能力,
祂必定要那人先擁有足夠的性格,
才賜給他相對的富足的能力。
可問題是,既然神要求他擁有足夠的性格,
而非被人強迫。
所以,祂會這樣顯示,使他覺得,
富足的能力好像沒有意識般,像是一種能量而已。
這樣,當他擁有這種能力後,
便會覺得那是自己的責任,去維持個人性格,
而不會覺得:「我被別人強迫!」這樣,
那些能力便變得沒有意義,亦沒有價值。
因為,神本意是要讓你先擁有美德和好性格,
然後才給予你能力,對不?
故換句話說,原來性格的級數,例如撒種的性格,
撒種的性格可應用於富足及醫治層面。
那麼,在醫治方面,我們的性格能否駕馭得到,
即在成功醫治許多人的情況下,自己依然沒有變質呢?
如果你懂得將榮耀歸給神,且真心真意這樣行的話,
那麼,你醫治的能力便能持久。
然而,假若你不是真心,你便明白,那能力不會持久,
因你並非真心將榮耀歸給神。
就如我曾看過一些恩賜運作、按手禮等聚會,
那些傳道人的能力無法持久,
我便明白,因他根本沒有一個固定的性格,
去駕馭這種能力。
何解他沒有固定的性格,駕馭這種能力呢?
因為這種能力背後的性格,向來並非他的性格。
他擁有這個新性格後,沒有讓它在自己的生命中落實,
使之成為自己的性格。
他只不過,仍舊用一種好像交待的方式,
去「擁有」該性格。
謹記,總之,神送給我們的性格,
乃是為了彰顯神的某一種美德。
既然那本是神的某一種美德,
即根本不是人類天生擁有的美德。
所以,當人們擁有這種美德時,往往會失去它。
既然如此,神便會讓相對的能力慢慢消失,
除非那人的性格是permanent(固定)的,
即已變成他的宗旨、遊戲規則、做事準則。
這樣,其能力就能持久。
譬如啟示,是一種能力,但這是來自某一種美德。
但這種美德,如果那人時有時無,那麼,他領受的啟示,
就像外面教會般,很多時候,他們向你證明了一件事,
就是,其一生中最好的講道,
往往是他們成為牧師的首三年內所分享的。
這告訴你,他一生中擁有最好的性格,
就是於那三年,往後的全是垃圾,
他的講道再也沒有啟示,全是關於屬世的事情,
卻視之為講道去分享。
這證明了,他根本失去了屬神的美德,
他擁有的仍然是自己的性格,
那性格可能是很溫文或平易近人,
但總之不是神的性格,那就無法帶來該類別的能力。
只是,現在我們看見,世界何以這麼混亂,
導致我們難於理解。
原因在於,神不許我們知道這兩者的連繫,
即性格和能力的連繫。
你以前在其他教會,也未曾聽過這說法吧!
只有錫安才解說得這麼清楚。
祂不讓你知道這個連繫,
因為,祂不想讓你感到被迫去做這事,以致浪費一生。
因你本應該培養,且甘心情願地擁有神的美德。
事實上,亦是因為神故意不讓你知道得這麼清楚,
所以我們忽略了一點,
第一,原來,聖經強調神的美德是最重要,
透過祂的美德,會帶來林林總總的能力。
好了,但人們往往看不到你內裡的美德。
譬如,很多人常常看不見Kathryn Kuhlman 內裡的美德,
亦看不見Benny Hinn 內裡的美德,卻看見他的能力。
教會裡的弟兄姊妹也是這樣,因為,該牧師的美德,
會於星期一至六呈現出來,
但他的能力,則於星期日表現出來。
正因人們只看見他於星期日彰顯的能力,
故此,他們記載他的故事,便全以能力作準,
他們撰寫的所有屬靈書籍,皆以能力作準。
於是,這能力導致人們產生兩種反應,
第一種反應,就是敵擋它,即敵基督;
另一種則是利用它,即巴蘭。
所以,既有敵基督,亦有大淫婦。
我們早期看《啟示錄》,
並不明白為何同時存在敵基督和大淫婦,
真的需要兩個角色嗎?
為何神要創造這兩個角色?
倒不如把他們歸納為同一個群體吧!
但現在我們知道,因為他們看見基督教,
那些可以被利用的富足、可以被利用的恩膏、醫治及恩賜運作,
全都可用作得利的途徑。
因此,敵基督那方會敵擋他,敵擋這種能力,
因為這損害了他(敵基督)的權益。
其實,相對而言,他擁有剛好相反這能力的性格,
所以,他會妒忌這種能力,因他的性格沒有這種能力。
唯一使他沒有這種能力的原因,
因他擁有相反那能力的性格,所以是敵基督。
另一批則利用這個能力,將它售賣(merchandise),
這就是大淫婦,她同樣沒有這種能力,
不過她懂得將它轉化,將危機變成轉機,
並利用它,因此產生兩批人。
所以,回到你提出的問題。
這樣,你會看見新約教會裡,
只是在這麼大的伏線下,我們看不到而已。
事實上,看見那個趨勢,就是主耶穌在世的時候,
主耶穌擁有很多能力。
為何在遮蓋(covering)下,祂的七十個門徒可以有神蹟?
現在你便明白,因為主耶穌仍在世時,還能震懾他們,
他們能夠駕馭這種能力而不會變壞,
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來自主耶穌。
然而,當主耶穌離世升天後,要倚靠聖靈的話,
各人便要自己為自己負責任。
亞拿尼亞和撒非喇,正是不負上自己的責任,
所以,他們被擊殺了。
及後你會看見他們的神蹟是有的,真的有!
但是極之不多,因顯然地,他們的性格尚未成熟至能夠駕馭。
話說回來,簡單來說,
我們純粹先分享關於神蹟醫治的能力,
因為我們知道有很多種能力。
其實,那種能力是來自你的憐憫,因為主耶穌醫治病人時,
是用憐憫這個概念的。
所以,你是憐憫病人,並願意將榮耀歸給神,
你擁有這種性格的時候,其實它也會有一個階段的,
就是怎樣將那個能力增大呢?
意即,你擁有這種美德,你已經有憐憫這種美德了,
你對待病人,真的不是為求收取醫藥費,
如那些收取五百元,為人禱告一次,
你的醫治能力便會加大。
可是,它加大至一個階段,我發覺在這麼多年中,
其實它是可以有榮耀的級數。
對的,簡直是榮耀的級數,即所謂「威水」(威風)。
因為有些醫治病人的⋯⋯其實,我後期才知道,
Oral Roberts 為人祈禱、為病人祈禱,
是抓著那人的頭,不斷地捽他,如果你頭髮不多,
千萬不要找他為你祈禱,
就是這樣不斷捽一小時,才能醫好一個人。
難怪每一次他的聚會,也看見他全身都是汗,
後期他更要坐在椅子上為你祈禱,
因為他根本用了很長時間。那是多麼不榮耀神!
明明可以吹一口氣便使人人得醫治,
一句說話把鬼趕走,就像主耶穌一樣,那是多麼榮耀。
原來正是看你的性格能否駕馭這種榮耀,
如果你能夠駕馭,你可以達至那種階段,
這是我那時「call 位」所發現的。
我發現當我開始嘗試「call 位」時,
內心裡面有聲音與我討價,
這個討價就是於整個聚會當中,
任何時間、任何一個環節,都要將榮耀歸給神,
這樣便行了,能使「call 位」的次數越來越多。
反之,若然我在這個過程中覺得是威風,那就不行的。
你簡直想不出那種靈感,想不出怎樣做,
以及怎樣應付那個場景。
原來某一種性格會帶來某一種能力,
但是那種性格能夠駕馭那種能力的級數的話,
你能力的級數便會提升,
並且會在很榮耀、很厲害、很披覆、很快捷的情況下做得到。
其實,人們羨慕Kathryn Kuhlman 多於Oral Roberts,
因Kathryn Kuhlman 那種能力是威風甚多,
讓你覺得她非常厲害,她擁有源源不絕的能力。
但Oral Roberts 那種真的是用時間補足,
是浸禮式禱告,那時發現他用這種方式,
以很長時間去醫治一個病,而不是只作一個祈禱,不是的。
但是,原來與神之間是有這個「約」(covenant),
與神有這樣的一個默契。
事實上,你的性格能夠固定(permanent),
當你在那種聚會、那種能力裡學了那種性格,
接下來要做的,即是在下一次聚會之前。
譬如,第一次說的聚會,
我發現我學多了一些關於神的性格、美德,
便要在下一次聚會之前,
將那種美德的性格永久性變成我的性格。
這樣,我下一次聚會就更厲害,或至少能夠維持。
如果我怯懦或漸漸只做表面,便會像外面的教會般不了了之,
時常說當年的復興,永遠今天不是最大的復興,永遠也不是的。
他們全都等待當年的復興,於未來某一天會來到,多麼瘋狂!
我參與了外面的教會很多年,每一間教會都是說這句話,
最慘是他們常說:「我們等候以前的復興」。
但以前的復興,甚至不是來自這間教會,
而是世界上某一個地方的最大復興,
他們經常說的正是那些,你說那是多麼瘋狂呢?
每一間教會都是這樣,
他都不懂得檢討這是為何,也有教會說:
「全世界某一個地方的某一個人,
Kathryn Kuhlman 能『call 位』,我們正在等候那個復興。」
若你說你自己教會的過往,尚且還有希望,
你卻說世界遙遠的某一方、
孟加拉這麼遠的某一個復興,便期望你能等到。
你想想這些人多麼瘋狂!多麼不自量力!
但多少教會是這樣?香港有多少教會等著韓國教會般的復興?
若非如此,香港怎會有「鹹魚欄」(舊地名)的禱告山?
弄得現在人人都像鹹魚般。
何解?因為人人都等著某人的某地方的某個復興,
那種貪婪、不切實際、瘋狂的大淫婦想法,
別人在韓國有禱告山,香港「鹹魚欄」便有禱告山。
拿別人的噱頭,如我所說,當看到這些能力、力量,
便想著要利用它。
然而,你會看見錫安不是,我們不是說某年、
某月、某個節日、某個地方那麼遠的某個復興,
我們等著那個復興臨到我們教會,
那種人數增長臨到我們教會,不用!
根本我們自己便有,對嗎?
我們不是說我們的以前,亦非等待我們的將來,
我們現在就在這個復興當中。
可是外面沒有的,何解?終歸全都是不切實際。
除了不切實際外,他們連丁點兒神的美德也沒有,對嗎?
為何我要這樣帶出來呢?這樣你便明白,
為何主耶穌升天後,初期教會一代不如一代,正是這個原因。
因為能震懾他們,並擁有能駕馭這種能力的性格之人不在。
如果仍有一些「家長」管理著他們,
他們的能力都不會下跌那麼快,
不會「跌watt」(表現下滑)那麼快。
如果我們不理解這個過程,你永遠也不能理解,
個人怎樣在信仰上可以不斷進步。
沒有,全世界你會看到所浮現出來的,
他們從來沒有不斷進步,
所有復興也沒有,任何一個歷史上的復興也沒有,
當然除主耶穌以外。
全部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即使他們帶出能力,
他們也只能用一個字,形容他們最好的結果。
甚麼字呢?「故步自封」,正是他們最好的結果,對嗎?
甚至後來變成宗派,但那些宗派虛有其表,
只有教義,從來沒有複製上一代,
最先開始這個宗派的那種神蹟,從來沒有,對嗎?
他們最厲害就是故步自封,你想想多恐怖,何解?
因為最先「宗師級」、「開始級」的那位,
他的性格一直無法傳遞下去。
所以,他只能用自己的存在震懾他們,
使他們不敢超出某一個道德的準繩,
不超出某一種標準的情況下,便一代不如一代,對嗎?
如此,你這樣便理解基督教界,
他們並非不期待復興,並非不期待神蹟,
可是為何會事與願違呢?
為何會這樣?從來沒有人說出因由。
有人解救他們後,便第一時間弄死他,第二時間便利用他,
這正是整個歷史中,所有基督教界都是這樣。
只是我那時候剛開始錫安,首十多年不理解這種倫理觀,
基督教就是以這種倫理觀,度過了以往的二千年。
一碰進去,便看見兩群人,一群是敵基督,
另一群則利用你,看看有否可被利用的,
若無可利用,便與我無關,不會管你的死活。
相反,我連沒有利用價值可言的窮人和病人,
我也憐憫他們,甚至付出金錢幫助他們,這就是我的本心。
但是,對著基督教那群人,
「你沒有利用價值,你沒有錢給我賺,
沒有名聲給我賺,那你去死吧!
不關我的事,我不會幫助你。」明白嗎?
對於整間教會,他們也是這樣看。
你想想那些人對待窮人,對不能被利用的病人,
那些牧師會是怎樣的?
這是多麼可怕,原來人性在基督教是多可怕。
原來神是有意為之,總之,歷代歷世以來,
其實最重要是美德。
但是最發揚光大,即美德是煙花尚未燃燒前的原料,
最發揚光大就是那一剎那的光,就是power(能力)。
那些人看見能力後,從來沒有想到美德,
便馬上趨之若鶩地過來,但人人都沒有了解背後的美德。
於我這麼多年的研究中,如我所言,我發現了,
一方面,我本身喜歡美德多於能力,
亦知道神非常重視美德。
所以,不會漸漸變成故步自封,
每一種我們所擁有的能力,也會發揚光大,
我們能做到的東西,也發揚光大。
不論關於聖經的啟示、醫治、富足、音樂—— 第一個動勢,
全部也發揚光大,根本不會故步自封。
我們的第一個動勢,可以在十多、二十年後,
再次突破給你看,但是外面的教會哪有可能做到?
原來我們不是著眼於能力,
如我的恩賜運作,也有第二次的突破,
我有數年時間,神完全不讓我恩賜運作。
然後,突然爆發出來時,重啟時就是「說的聚會」了。
那是甚麼?現在你便看見,
是性格上能否駕馭得到這種榮耀。
你究竟取得這種能力,是為了榮耀、利益,還是為了神?
神一定要你自己弄清楚,你不弄清楚,
祂也不會幫你弄清楚,因為這應該是你的性格,
不應該是祂的規律和規條限制你,
如此,你便不是真正擁有這個性格。
你在規條和規律下執行,最多只有順服或守規矩的性格,
你不會擁有多姿多彩屬神的美德。
所以,現在揭示出來,
其實整個基督教、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一直是這樣。
意即,首先你要製造原料,若你沒有這原料,
並且不歡迎這原料,日後在永恆裡,你便後悔莫及。
說到這一點,值得提及史威登堡,他說了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他講述關於永恆裡,所有的material(物質)是甚麼呢?
以及所有的design(設計)是甚麼呢?
意即,其實天使擁有自己的衣服,並且擁有自己的屋子。
但這些屋子究竟是一個幻象,是投影器照射出來的景像,
如綠幕佈景,還是擁有物質呢?
他說其實是的,當然不是他所形容的,首先要對比我們現在怎樣,
你才明白接下來我要分享的東西,不然你突然覺得非常抽象。
現在我們有3D打印機,3D打印機是否有兩個主要的東西使它運作?
第一,你需要有材料,那物質需要適合你用品的結構。
就如我們製作高達,發覺有些膠料都不鮮明,好像麵粉般,
做一些角不漂亮,也不鋒利,有些不堅硬,做大一點就會脆的。
所以,你有材料是不足夠的,你一定要有一個圖,有一個設計,
有一個設計圖的話,你就可以把那些材料,放進一部3DPrinter,
去打印你想要的東西。
原來,天上也是如此運作的。
當然,他不是用3DPrinter的例子闡述出來,
只不過我用這個例子解釋給你聽,
天上的物質是甚麼?如果你在地上不重視美德,即是愛的一部份,
那麼,你在天上不會有物質。因為天上所有東西的物質就是愛,
而那個設計就是truth(真理)。
原來,天使建造自己的屋子和衣服的物質就是愛,愛就是所有東西的物質,
無論是花朵或其他東西,皆是存在的,那是會隨著其心境而改變的。
第二,每一個的設計,反映你對真理的愛慕,
越喜歡的話,你的設計就會越豐富,你不喜歡真理的話,則不會豐富,
你會濾掉了那些圖,你不能讓那些3D圖進到你那裡。
原來,對於真理和愛,為何在地上要學習?
因要讓你習慣,否則,你在天上就近乎一無所有。何解?
因為在地上你和神建立了這個連繫(connection),
在天上,你和神也會有這個連繫,你在地上習慣了這種連繫之後,
譬如,別人的管子是汽水吸管般幼細,而你的則如坑渠管子那般粗的話。
那麼,你上到天上的時候,你就有那樣的粗。
你擁有的物質和設計,就可以很豐富、非人想像的,
所以,當史威登堡上到天上時,看到每一個天使,所有天使的一切皆不同,
全部是他和神之間的關係程度,決定了他擁有的所有東西,
你想一想,那是多麼瘋狂!
我看了史威登堡的著作才理解,為何神要我們在地上有這樣的經歷。
因為,那是你,那是屬於你和神,成為一個流通管子,
這樣的人生,在天上就是你永恆所注定的模式。
然而,那是你自己決定的,一定不能有人監督。
所以,如果要別人監督的話,你的管子豈不很幼細?
因為,你依賴了別人和神之間的關係。
所以我經常說,若你們太依賴我,那會有一個問題。雖然,你們是順服我。
但問題是,你們沒有那種美德,那種美德不是你自己歡迎的話,
變相,你們的管子頂多只有順服這條管子。
然而,順服只是其中一種美德,明白嗎?
你仍有許多美德,需要從那位領袖學習。
你應該歡迎那些美德,然後,
每一次進步都永久(permanent)成為你的習慣、守則,
如此,下一次你才會看到那種進步。
然而,如我所言,下一次的進步可以來自spiritual(屬靈)的,
使你在美德上的堅固和穩定;但下一次的進步,
也可以來自一些用血氣頂替的。
因此,我分享恩賜運作的時候,
亦曾說過有些人是「屬靈開始,屬血氣結束」。
有很多人都是如此,或許,應該這樣說,
我見過坊間的教會全部皆是如此,我才有這個說法,對不?
所以,我在錫安不會如此行,總言之,你會看見我,沒有的話就會停止,
我不會用屬靈開始,屬血氣結束。
然而,有許多外面的教會都是用這種方法,
因為,她最重要的是知名度、影響力要大,
那麼,他們由這一次的聚會,變成下一次的聚會,
又或,由這首歌變成下一首歌當中,會出現兩個選擇。
其一是永久性地建立一個,既堅固又好的美德,成為他的性格;
另一個,則是憑血氣,也可以做到下一次進步。
但基本上,不是屬靈的人是分辨不出的,
只不過,你經過十年、二十年的成長,你便能分辨和知道。正是如此!
所以,你會看到主耶穌與門徒之間的關係,以及在新約教會時候有的現象,
仍然是美德、能力和實用、應用的時候,那種的大圖片。
因此,主耶穌離開了之後,為何新約教會一直在倒退,
倒退至五百年後,弄出了一個天主教出來。
因為,她失去了人應有的那種美德,沒有人羨慕那種美德,
全部用架構、結構、建築物等方式去維持,然後以此去賺錢。
所以,你會看到,天主教那500年的進步,及後,變成1,500年的黑暗時代。
其實,之前的500年還是好的,因她還沒有得到所有的權柄和能力。
然而,當她得到所有權柄和能力時,
其實,她已沒有東西再去追尋,當她沒有東西去追尋的時候,就開始腐敗。
這便是人在很多時候,你已經擁有了,等同於你賺夠錢了,
那麼,下一步會怎樣做?
那些人不會想要貢獻、祝福別人更多,
他們富足了,第一想到的就是環遊世界、享受世界、去玩和懶散,明白嗎?
甚至,使自己漸漸變得懶散,以及去見識這個世界,
突然間,全部與之前截然不同。
如果,之前這種殷勤,會使他在性格和美德上有進步的話,
之後的放縱,就會導致全部皆失去。
簡單而言,過去二千年,基督教的歷史讓我們看到,
首500年,甚麼都沒有時,因著這緣故,她真的可以稱為有美德。
並且,這種美德,能夠擴散至那些不斷被人追殺的基督徒,
不斷被人推入獅子坑的基督徒,不斷被人拿去燒死的基督徒,
以及下油鍋、釘十字架的基督徒。何解?
因他們想進步,他們想神救助他們脫離苦難,
在這過程中,他們既沒有錢,又沒有能力、名譽,
所以,他們便要以內心的美德堅持下去。
由是,首500年,他們於一無所有的時候,
他們唯一抗衡了那個逆境,以及使他們自己進步,就是用他們的美德。
但當他們慢慢甚麼都有了的時候,沒有一樣東西在間接的情況底下,
提醒他們去爭取美德。
即使之前的苦難,亦是間接提醒他們美德的重要性,那僅是間接性的。
因為,神不可以直接告訴你,倘若祂直接告訴你,你就完蛋了。
即等同於一開始,「你想有能力,就要有美德」,單是這句,有多難呢?
全本聖經,你有否見過有一節這樣的經文?
沒有!完全沒有,完全不告訴你,對不?
因為,一旦告訴你,整個基督教就無須玩下去了,所以神是間接告訴你。
歷史讓我們看見,其實基督教真是如此,當她安穩的時候,神就憎厭,
當掃羅安穩的時候,神就開始憎厭掃羅,想把這個皇帝換了。
當大衛一安穩的時候,神又憎厭他了,甚至,要他承受五倍的咒詛,對不?
難道是神不想我們安穩?不是!因為,當我們安穩後,有些品格就變質了。
當我們朝不保夕,吃了這餐,卻不知往後發生甚麼事情時。
其實,我們內心當中,因過於六神無主、許多事沒把握,
我們便會倚靠冥冥中的神。當我們倚靠冥冥中的神時,
我們的內心便不敢去得罪這位神,因為,我們連內心的感覺亦不敢得罪。
明白嗎?
我們是如此的弱小,連下一餐也不知如何,對不?
所以,我們在內心中,願意和冥冥中的神去溝通。
但當有一天,你擁有了金錢;當有一天,你非常富足了、擁有許多東西。
那些人便甚少與冥冥中的神溝通。
因為他甚麼都有了,又何必與冥冥中的神傾談、求情、倚靠呢?
根本就不需要!於是乎,他們便逐漸流失了這種人與靈界的溝通;
以及,人與這位真神,他所希望作出的一個交換。
所以,你會看見許多人信主,他都會告訴你,很多時候是在他人生末路時,
他會呼求:「若有神,祢帶領我吧!」「若有神,祢今次醫治我吧!」「
若果有神,祢就幫我啦!」
你看見了嗎?當人在弱小的時候,
他不能夠掌管自己的生命、錢財、或者前途時,
他會在內心與這個神傾談,他便會產生出美德。
然而,當他能夠掌管的時候,好像大衛、掃羅般,他就會變為另一個人,
基督教亦然,大淫婦正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但為何神刻意如此?因為,這些人不配得擁有神的美德,
神便任由這些人隨流失去;任由他們變成所多瑪、蛾摩拉。你明白嗎?
所以,最後到我們這一代,現在我們揭示出來,就不再有考驗了。
只要那些人一聽見了信息,之後,你還敢沒有美德?你明白嗎?
即使你沒有,也要尋找出來。
如今,若你真的知道、又相信的話,其實,就等於揭盅了。
我所分享的,是否將過去數千年的歷史,剖析出人與神之間的關係,
為何如此難掌握呢?
掌握不了的原因就是,當我們去到某一個階段,
即是我們未到那個階段之前,我們就會朝不保夕,
所以我們不知道、很飄渺。
當我們達到之後,我們卻因已經掌握到,就故步自封,對不?
為何他們不可以再進步多一步?為何一步都不行?難道每個都不行?
原因就是,因為他不需要、或者沒有一個間接的方式,
導致他誕生新的美德。他不需要更多的美德,使他繼續生活下去。
除非他愛上美德,如此便可以了。若果愛上美德,便自然地愛上神的性格。
但那些人皆告訴你,他們從未愛上美德,他們一次都沒有!
所以,他們從來沒有進步,對不?
並且,當你逐漸排斥美德,你便開始變質,下一代很快就會排斥美德,
於是,變成敵基督,或是大淫婦。
這可以說是整個基督教當中,與神之間的關係的一種角逐。
若你以這個概念,便解釋了全世界有歷史以來,所有人與神之間的關係。
每個復興為何會一個起一個跌?每個復興為何會故步自封,從來沒有突破?
但是,為何錫安教會不一樣?沒理由的,因我們也是出自於基督教,
為何我們與整個基督教的歷史皆不同?簡直是完全相反!原因就是如此。
若這個謎題能夠解開,只有人曾經能夠取得一百分才行。
並且,他是真心喜歡這些美德,而他能夠取得滿分。
如此,你才能夠解開,否則,你根本解不開。
因為有太多謎題,是神隱藏了。
正如煙花在點燃之前,其實沒人知道煙花是綠色、藍色、白色,
或是別的顏色,根本沒人知道!
然而,當點燃之後,又沒有人去記得前面的美德,
他只記得這個能力,這個能力所帶來的榮耀、光輝、利益。
正因基督教這種矛盾,神不能不把這東西給我們;
但給予了這東西我們,祂又會賜予能力給我們;
但是賜予了能力之後,又會有這些考驗給我們。就是如此了。
Eddie 策略家:
「日華牧師,起初接觸你時,好感受到你那份善意。
而我也曾接觸過你那位加拿大的牧師,他確是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然而,兩者的分別在於,一種只是感覺,
而你則擁有一種spiritualpower(屬靈能力),
那不單是一種善意,並且能給予我一個答案和原則,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我也想問問,那位牧師,他本是基要教會出身的。
然而,他那種美德,是否只屬於人的性格、人的性情,而不是屬神的性情?
以致他一進入靈恩時,正如牧師剛才提及,他無法處理那種能力。
因為他所擁有的並非一種真性情、真性格,
導致他一接觸靈恩的每種能力時,都會出現很奇怪的現象。」
日華牧師:
是的。其實這是出自於基督教家庭,或基督教背景的可怕之處。
正因我們明明不是善人,非善男信女,
卻因為出自於基督教家庭而懂得禮貌。
禮貌乃是非常膚淺(shallow)的社交態度,
但,真正擁有美德的人,卻會有實際善行。
論及禮貌與善行,禮貌是免費的,簡直不會讓人有「入肉」(心痛)的感覺。
事實上,最可怕的是,當人將真理變成另一種禮貌方式時,
那他只是擁有很多不同款式的禮貌,而非擁有很多不同款式的善行。
這就是最大的分別。
當然,禮貌使人感到舒服,事實上,很多時候,善行卻使人感到不舒服,
因為「惟用愛心說誠實話」,聖經也如此記載。
其實,善行會使人感到不舒服。
對於一無所有的人來說,那當然舒服,因為你賙濟他、幫助他,對不?
但隨著人所擁有的增多,甚或與你的地位平等時,
他需要的是你的禮貌,而非善行。
可是,有時候,善行是你於真理上提點他。
然而,若你在真理上提點他,他反倒因此動怒,甚至恨了你。
這正是我於香港的處境。
我真的把善行行出來,我們將好的東西拿了出來。
但有些人習慣了單單以禮待人,其他的一概沒有,這變相是一種欺騙。
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自我欺騙;對於別人而言,也是一種欺騙。
所以,有一些事情,是我從不會做的。我經常看到FrederickPrice等牧師,
於聚會完結後,在門口與會眾逐一握手道別。
但我卻在聚會完結後先行離去,不管你了。
他那禮貌之舉是好的,你會覺得他很謙卑,諸如此類。
但問題是,若這種方式代替了善行的話,問題就大了。何解?
因為,假如禮貌可以substitute(代替)美德,
而美德要付的代價比禮貌大上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百萬倍,
那麼,很多人只會繼續選擇禮貌。
皆因禮貌讓人感到舒服,讓人覺得牧師給他面子,
因為牧師記得他的名字,諸如此類。
但,於信仰而言,這其實是一種欺騙,至少,對於當事人是一種欺騙。
意即,那人有善行,但他沒有勇氣、能力去執行真理,
也沒有勇氣、能力,進入另一個美德。
因為他連舊有的美德,也要用禮貌扮演出來。
相反,真正的善行,就是看到患病的人、有問題的人,
若你有辦法,便醫治他;若你沒辦法,便為他禁食祈禱。明白嗎?
這才是善行。
但問題是,單單付出禮貌,何其容易!在門口與會眾逐一握手,需多久呢?
難道要花上四個小時嗎?等同兩天禁食的付出嗎?這些算得上甚麼?
但卻能欺騙別人,使別人感到舒服,自己亦感覺良好。
然而,若你在他不知情下,背後為他禁食兩天,
或是為他禱告四小時,這才叫善行。
那你選擇哪個呢?大部份人,九成九的人,
我見過的牧師,幾乎所有都會選擇僅僅付出禮貌。何解?
「他們沒有禱告四小時嗎?」有,但只是為教會的復興禱告,
而不是為病人禱告。
「他們沒有上禱告山禁食禱告嗎?」
有,但只是為自己教會的人數增長禱告,並非為有需要的人禁食。明白嗎?
論及善行和禮貌,其善行全是講求急功近利、讓自己財富暴增,
甚或快速成為大型教會的牧師。
你能看到,雖然香港有千多間教會,但九成的教會都是鬱鬱不得志,
其人數一輩子也不超過一百人。他們都大惑不解,
為何神不垂聽他們的禱告。
問題是,為何神要垂聽他們的禱告呢?
他們於美德上根本裹足不前,原地踏步,但卻認為這便是他們的善行了。
那麼,神便任由他們在那裡入棺離世。
你且想想,香港九成以上的教會都是處於這樣的光景,
無法經歷神,以自欺欺人的方式,維持信仰數十年之久。
當中有多少自我欺騙呢?謹記,這些長達數十年,
其教會都僅為百多人的牧者,在他自我欺騙之前,
首先欺騙了他自己的教會。
我也認識這樣的人,首先,他們不惜欺騙整間教會的弟兄姊妹,
最後才欺騙自己,你知道嗎?
這些人落入這種光景,完全是咎由自取,因為他們從未對信仰認真過。
何解?
若對比錫安,錫安的成功從來不是日華的努力所致,
可能你從未想過這一點,外面教會的失敗,反倒是他們的努力所致。
為甚麼呢?
每一位教會的弟兄姊妹也知道,自你上錫安教會至今,相較於其他牧師,
我極少介入你們的生活,是極少的,少至你們無法想像。
試問,你們當中,誰會舉手說,我曾探訪你們的家?有人舉手嗎?
教會有史以來,我從沒站在門口與你們握手。
我所做的,反而是很少接觸你們,我只專注於禱告、研究聖經和分享。
僅此而已。
可是,其他教會呢?他們很努力,卻是努力使自己失敗。
而我呢?我反而只專注於認識神。
意即,我從來不以血氣,使這間教會成功。
但是,外面的人卻併命地以血氣,使他們的教會失敗。
他們自己的教會,每一間也是失敗的。難道他們沒有努力過嗎?
他們教會中的每一個人,也許其牧師已探訪過上百次了!每一個如是!
還個別與他們查經,除了團契、家聚和主日,他們的牧師還會處處介入、
甚至干預他們的生活。
而我呢?你想想,至今,我們教會仍有過百人未曾見過我的真人,
那更不用說探訪他們了!
即使是現正上我們教會,與我最熟絡的弟兄姊妹,
我也未曾探訪過他們的家。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分別?
原因在於「有麝自然香」,但他們卻無法掌握這一點。
我沒有自欺,我真的認識神。然後,你們就會經歷得到神。
這才是最有價值之處!
你且想想,外面那些教會,即使用上催眠、各種說服方法,
並禮貌對待弟兄姊妹,又花極之多時間接觸弟兄姊妹。
問題是,他們能否幫助弟兄姊妹呢?他們幫得到嗎?
他們的眼睛竟看不見這分別!瞎眼至此!
非但不願意向我學習,反倒要我向他們學習!
我要向他們學習甚麼呢?那些人真的是瘋了!
我要向他們學些甚麼?難道是要學習他們的失敗方法?
或學習他們浪費自己的光陰,並且欺騙教會的弟兄姊妹?
其實,錫安的弟兄姊妹知道,我並非靠血氣、努力或工作,
使這間教會成功。甚至,我不會花時間用禮貌達到這目的。
剛才Eddie策略家問及關於「禮貌」這一點。
原因,我見證Gideon(趙仲權)就是這種人,我也替他感到婉惜!
難道他不努力嗎?他很努力,卻是努力使自己失敗!
因為他以努力代替品行。明白嗎?
如我所言,以血氣代替品行,付的代價看似最少,
且能得到他所期望的東西。但是,假如以我的成功作對比,
以人生計算,我才是得益最多的人。
然而,為甚麼很多人不會執行美德的部份?
原因,將來你於內心裡經歷的取捨,那種痛苦和代價是最大的,
這才會誕生出真正的善行。
所以,你再回看,尤其那些對我認識甚深的人,例如熾焮,他便知道,
即使是我最熟絡的弟兄姊妹,假如你們不主動接觸我,我便不會接觸你。
這就是我。對比外面那些牧師,即便如此努力,仍無法辦好一間教會,
我反而輕而易舉便做到。
有時候,弟兄姊妹於吃飯時向我發問,
他們會視為至寶般專心聆聽我的回答。
明明這裡是香港,弟兄姊妹也是生於斯長於斯,
並不是我從加拿大領回來的。
那你想想,
為何香港會有這樣的一群人、這樣的環境、這樣的世界、這樣的教會?
其實,皆因「美德」。我從來沒有以血氣使這間教會成功。
直到今天,我仍能理直氣壯地說那句我一直向神說的話:
「若他們不是由神祢帶來及維繫的,那就由得他們流失吧。」
因為我壓根兒沒有用我的血氣去維繫你們,或是強行留下你們,
不容你們離去。不會的,我只會努力做好我自己,
然後神就會完成所有餘下的部份。
然而,祂做的那部份倒是瘋狂,就是你們能夠經歷到的神蹟醫治,
或神與你們個別的溝通;你們會經歷到屬於自己的恩膏。
即,你有你的啟示、恩賜運作和神蹟,以及你們代禱時,
親眼目睹神活靈活現的彰顯。
這些根本是我無法介入的部份,有時候,我聆聽熾焮的詩歌時,
才知曉原來教會中有一個這麼好的見證。就是這樣!
我並沒有旁敲側擊地,以各種心理作用、催眠手段、禮貌、敷衍,
或錯誤引導,使你們感覺那是神蹟。
我壓根兒不會用這些技倆,相反,我一定要你們驗證清楚,
那個到底是不是神蹟。
你想想看,外面的教會與我們的差距是多麼遠!
換言之,我沒有他們那種努力,但他們亦沒有我這種美德。分別就在於此。
可惜,他們與我並存於香港超過三十年了,卻瞎眼至今,仍未看清這一點,
亦不願意承認這事實。
其實,他們只要隨便找個人來詢問,也能知道錫安是如何存在的!
乃是跟他們完全不同,是他們未曾想過要學習的!
原因就是如我所言,私底下,
人最後才願意改的,就是自己的性格。每個人如是。
既然私底下,你最不願意,直至最後才肯改變的性格,
卻願意為神改變的話,神便知道你所付出的,真的是最大的代價!
你比任何人所付上的代價更多,因為,
有些人一生中也從未改變過一個性格;
但你卻是一生也沒停止改變性格。試想,
兩者根本無法相比,這就是箇中分別。
所以,現在回應這點,最可悲的,
就是那些於基督教出身的人,
他們以「禮貌」取替了美德,藉此遮掩了他們的瑕疵,
也遮掩了,他們根本一直缺乏這樣的美德。
最後,便會演變成虛偽,當熟習後,
更成為偽善,即如主耶穌所提及的。
如此,他與神有何關係?在永恆中,他與神之間,
連一條如汽水吸管的管道也沒有,又如何上天堂?
這就是箇中分別。
誠然,禮貌會使人感到舒服,也可以讓你得到著力點;
美德呢?相對而言,美德有時候使人感到不舒服,為甚麼?
因為「美德」有時候並不僅指我勸導你、改變你,
這並不是美德的全部。
有時候,美德的其中一個部份,就是對於某人的生存方式,
你看不過眼,總覺得他不行、太不濟!明白嗎?
這就如我開始錫安教會時,起初我們還是二、三十人的時候,
當中很多人都是來自其他教會,
其實,他們每個人都覺得我不行。
即便我們教會還沒有二、三十人的時候,
我於另一間新蒲崗真道教會幫忙的時候,
差不多每隔一、兩個月,他便向我單單打打(意指冷嘲熱諷),
投訴我只看聖經,沒有拿著公事包到處探訪。
我沒辦法跟他合作的原因,因為,
你自己擁有美德,以為不跟別人說就可以嗎?
事實是,別人認為你不行,認為你一定要效法他,明白嗎?
如果我效法他,會弄成怎樣?現在那個人,
連教會也停辦了,有甚麼可學習?
他從來有甚麼值得我向他學習呢?
所以,我建立錫安教會時,不會採納探訪這等方式,
反之,本份上我能夠做到多少,我就做多少,
當教會人數增多了,我便放下某些本份。
舉例,教會只有十多人的時候,
我來搬椅子、髹油、清潔、製作奉獻箱;
隨著人數增多,我便慢慢退出,至於探訪的工作,就絕對不會考慮。
因為,那是我維持著我的美德,對那人是真正的關心,而不是禮貌;
為那人的真正需要,尋找一個終極的解決方案。
而每一次我的內心中,都會掙扎我能夠做到,卻還沒有做的範圍,
意即,有些範圍並非我能夠做得到,當中的距離,
可能是我欠缺一個學位、一些研讀,
於是,我便努力做好。這也是一種美德。
所以,我的進步﹑好學不懈,這一項也是我的美德。
若果你要逐一分析,這便是某個人的性格和人格。
但我並非恆久不變,而是會進步的,
若欠缺某些美德,我會為此進步。
所以,才會讓今天的錫安教會充滿眾多神蹟與印證,
即使我擁有三頭六臂,也不能製造出那麼多印證來,
甚至很多並非我們可觸及的範圍,
但亦看見神賜下這麼多的神蹟印證,正是這原因。
所以,這點其實是神將之隱藏,而要認知這點,
便要完全把你的事奉「放開」才行。
當然,放開並非指偷懶或不做事,
放開的意思是我不跟隨坊間教會的做法。
因為我發現他們是錯誤的,那種做法是有問題的,
是會驅使我用血氣填補。
因為,我的做法並非是:我跟進你,讓你覺得神是真實;
我跟進你,讓你覺得神是愛。
我慣用的手法是:「你回去禱告神吧!
如果神是真實,你回去禱告,求神幫助你,」
很多時我會這樣挑戰一些人,而問題是,
對於那些接受的人,很多都會經歷神;
因為我口所出,神便會兌現(honour)這句說話。
故很多人在人生中,他可能並不知道,
在他的一生裡,所經歷的大部份神蹟,
都是來自當初我跟他於對話中所提及,「你回去禱告神。」
正是這句說話,讓他的一生中,神也兌現這句話,
如此,他們便時常經歷神。
我的這種方法,總比無限次探訪來得有價值,
這點是我自己所見,在教會體制、管理上而言,很明顯存在的現象。
然而,記緊了,我能夠這樣做的原因,
是因為我確切擁有這般能力的級數;
而一般人,未曾擁有這樣的級數,始終要兩者並列執行。
為何?因為這是他自己的覺悟,
因為有些人可能要跟進八至十個人,
他當然不可能待在家裡,擁有美德就行,不可以的。
若他連這個醒覺也沒有,當然要兩者並行了。
起初我付上努力,慢慢便會發覺,其實就如我有時候所說的,
在聚會的時候,我自己也能感覺到,
我的恩膏能夠涵蓋至某個階段,就是這樣。
慢慢地,對於神在你身上的能力和恩膏,你能夠理解更多,
因為美德,能產生一個固定的果效,讓你知道,這樣做是可行的。
你們會發現其中一樣事情,教會所執行的系統和做法,
甚至我於台上分享的內容、分享的信息,
顯然地,你們會從我所做的事情中看到一點,就是「把握」!
你發現坊間的教會是沒有的,即便我所做的事情是嶄新的,
從沒有人做過、嘗試過、如此處理過,
但是,我做的時候卻很有把握。
這就是我現時所指,我能感覺到,我擁有這種能力,
若我做這件事,能夠涵蓋至某個範圍,必定能得到某種效果。
總之,我接觸任何事物,給予你們的帶領,
你會發現,我是十分有把握,
以前的你們,或許並不察覺,但年復年之下,
你們就會把這點,轉化為對我的信任,對嗎?
你知道我這樣做,但有時候,
你明明知道我是不曾做過,卻擁有那種把握,
這基於我真的慢慢地,將從美德中所轉化出來的能力,
掌握到這個階段。
但有些人並沒有這級數,就如坊間的教會,
說實話,既沒有美德,又沒有努力,那就死定了!
如此,我也提議他們不做。
但最重要的是,千萬別要因他們做那些事,
而強逼我跟他們做相同的事情!
這就如我所說,即使你擁有美德,
你亦並非強逼,或者幫別人去改正,
單單只是你自己生存,往往,起初都讓人難以接受,
即如你們,也要花上數十年,
才完全接受、信任日華牧師到這個階段。
相比主耶穌,只得三年半,實在是很有難度,
意即,讓身邊的人突然之間習慣祂,實在是相當困難。
祂那種把握,即使二千年後的今天,我們也覺得祂很厲害。
試想,只有三年半,接著就被釘上十字架了。
所以,想想祂擁有的美德,
你就能明白,為何祂與當代的人顯得格格不入。
因為祂擁有美德,隨之而來的恩膏讓祂知道,自己能夠行水面;
能夠以五餅二魚餵飽數千人;可以叫人從死裡復活。
祂掌握到這種美德所帶來的恩膏,能夠涵蓋至這種程度。
然而,這麼抽象的美德,能夠轉化,
並讓人感覺到自己的恩膏、神蹟和禱告,
或是工作的效率和功效嗎?
確實是可以的,但的確要花上很多年的時間,才能慢慢達到。
這等於我知道,
每個星期我能夠分享到一篇新的信息,就是這麼簡單,
又等於熾焮慢慢會掌握到,
知道自己每個星期可以填寫一首新歌。
這是怎樣做到呢?原來,你的性格慢慢擁有某種美德,
並且它慢慢地長大,
如果你的美德擁有一個「長大功率」的話,你便能掌握。
如果你的美德停下來的話,那就不行了,為甚麼?
因為,你的美德停下來,但這個世界並不會停頓,
這樣,你便不知道自己能否涵蓋得到,
能否追上這個世界的變動頻率?
假若你的美德是不斷進步,比這世界還要快的話,
你就會發覺,所有的事情皆完全受控(incontrol),
你會覺得身邊的事情全都受控,
所有新的事物都受控,這就是我自己所經歷的。
這是一種光的現象,就是你擴展到某一個階段。
史威登堡還有一樣很瘋狂、很厲害的理解,
能讓我們現時對於性格的理解,深入得多,是甚麼呢?
他解釋到其中一樣,你有否奇怪,就是一隻小鳥,
一出生,長大後就懂得自己築巢,並且築巢能力非常厲害。
那種建造方式,單是用一個啄就做到所有事情,
牠知道用甚麼物料、要怎麼做,用一塊樹葉就可以築巢。
金絲貓(一種小蜘蛛)為甚麼會懂得自己做一個籠?
為甚麼雁出生後,會懂得南飛遷徙。
他解釋為甚麼會這樣呢?人又為甚麼不會這樣呢?
人甚麼都不懂,但小鳥等每一種動物,
就連昆蟲和植物也懂得,為甚麼呢?
他說到原來是這樣的,實在很厲害!
他說到那意識根本不在牠裡面,他所說的就如我那種說法。
就是我們好像阿凡達一般,其實,我們的真身在另一處,
原來我們的常識、知識和記憶,其實都在另一處。
他說到,所有小鳥一出生,就調較到雀鳥的頻道,
這樣,牠就能連接到雀鳥的世界,
便會知道身為一隻小鳥,牠要做甚麼。
並且在那個世界,牠會知道甚麼是牠的天敵,
要避開甚麼,不避開甚麼;
要做甚麼、吃甚麼、選擇甚麼;
甚麼樣子的食物才是牠的食物,這些牠全都知道。
原因是,那些意識並非存在於那隻蚊子裡,
甚至不是在細胞、細菌裡;也不是在那隻蟋蟀或是那隻小鳥裡。
只要是一隻雀鳥,出生的時候,就會連接到神,
而神這個位置,就是知識海,
內裡包含屬於雀鳥,屬於這隻小鳥的資訊,
以及這隻小鳥要知道的所有資訊,
按照牠不同年紀所要知道的資訊。
唯獨人類,一出生就斷開了這連接!
但他能夠重新連接,條件是他要成為一個人!
他做禽獸的話就不行,原來他一定要做一個人!
因為人是天生斷開了,若人越能夠連接,
就可以穿越人類,甚至與神連接上!
原來是這樣子,這樣確實非常奧妙,
如此便能解釋通透,這樣全世界都解釋不了的事情。
世上生物的品種成千上萬,
單是設計每一種雀鳥、每一種動物、每一種昆蟲,
牠們的生活習慣就足以讓人為之腳軟了!
但是,牠們自己卻懂得每一樣事情,
並且,牠們所懂得的,必定是緊貼全個地球的生態環境,
連一隻雀鳥、一條魚,都懂得遷徙,
這其實是跟全個地球的生態環境完全相關的。
究竟,牠們是從何得知呢?
史威登堡提到,原來根本不在於那隻雀鳥,亦不在於牠的父母,
是在牠出生時,牠的物種就會有一個連接,
連接到該物種的數據,所以牠就會知道。
牠擁有自己的意識下,自然便會知道應該怎樣做,
怎樣做父母做過的事情,不用父母教導,自己就會懂得。
原來是這樣,所以實在相當厲害!
由此連繫到人類,人其實是完全斷開了,
根本不知道怎樣去做一個人。
所以,當我們慢慢似神的時候,便需要很多阻力。
對於這些阻力,如果沒有阻力之下,我們似神的話,
其實那種「似神」,也不是神認可的。
我們一定要有阻力,因為在神來說,
祂一定會遇到阻力,卻仍然做得到。
所以,這個理解真的相當特別,閱讀史威登堡的著作,真是⋯⋯
試想,這些都是數百年前所述,然而直到今天,
還沒有人能發現這個秘密,
沒有人能說得通透,萬物為甚麼會這樣。
但是,他這個解釋,一下子就連繫到我所說,「知識海」的概念。
其實,根本有一個很大的知識海,你一旦進去,
就會按著自己的程度,接觸到甚麼資訊。
就是說,你越是作好預備,譬如說你是人,
你由一個非人,慢慢變成人;
由人變成一個神人,原來我們所能接觸的不同地方,
當中的知識(knowledge)都不盡相同。
所以,我們是整個概念(concept),
並非逐件事件(event)進步的。
這也是合理的,因為光本身是一個球形(sphere)去擴展,
不是一個點接一個點般進步,每次進步都是整個範圍一同擴展。
原來,光在我們的生命中,在這個知識海中,
我們是可以這樣成長的。
Caleb 策略家:
日華牧師,剛才你提到品德。
其實,在哥林多前書14章1節有提及:
「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
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講道。」
屬靈恩賜和先知講道皆是神的gift(恩賜),
一定要建基在剛才你所說的愛裡面。
但是,於當時而言,是一群信徒炫耀自己懂得說方言,
所以,才會在當時帶出「你們一定要追求愛」這點。
請問,這種愛是不是牧師所說的Agape的愛,
而不是Phileo的愛,也不是Eros的愛,
一定要建基在神的愛裡,即等同品德,是嗎?
日華牧師:
是的!因為此處經文的原文皆講及Agape。
原因在於,我們所說的性格,其實存在許多的訣竅、迷思,
多至一個階段,中國出現了道教、佛教,以及很多的性格觀。
即是,他們本身有自己的品格,以及,
何謂善心、善行、善人的一大套理論,
例如儒、道、墨、法。
但我們肯定知道,那些一定不會有屬靈恩賜,
因為它們不是神的性格。
這正是為何我們要切慕屬靈恩賜,但仍然要有愛。
如我所言,因為有神的愛,一定會誕生屬靈恩賜,
這是一定的,是百分之百!
可是,有些人一旦擁有了屬靈恩賜,卻著重於能力,
並利用它,反而沒有了愛。
這就是一個終極的反向,而現在基督教根本就是在操弄這些。
然而,問題在於,關於性格的成長、性格的選擇,
以及性格的應變,你都要選擇一個方向。
事實上,就算是中國的道教和佛教,
皆提供了一個方向,但那個方向是否正確?
每個人在內心中,都存有一個行善的方法,他們行善的方法,
有時候是來自於他們的量力而為,
或是來自於他們的不自量力,但哪一種才是正確?
原來,那種方法能夠誕生屬靈恩賜,才算是對的,
如果誕生不了屬靈恩賜的性格,
便不是來自神的性格,是虛假的。
所以,你看到基督教所擁有的恩賜,
道教並沒有這種級數,他們只靠功德的方式去醫病,
例如,靠長期吃齋,但基督教卻可以憑藉著宣告。
由是,你可見兩者的方向,就算是執行性格或美德,
這個世界都存有不同的迷思、文化,我們身處不同的環境,
我們亦有原生父母,他們可能是一位基督徒,
會給予我們很多所謂善心、善行、善人的概念。
例如,禮貌也算是一種善行,但無論他再怎麼有禮貌,
都沒辦法擁有恩膏,便證明這是有問題的,
不應依賴這個去過日子,但那些人卻是糊里糊塗地繼續這麼做。
所以,在兩者當中,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
倘若你純粹尋找性格,你有機會在一萬個性格當中,
才有一個會產生神蹟,
而其他的9999個性格,等於是浪費時間,甚至是敵擋神的性格。
相反地,如果你純粹浸淫在能力上,能力就會敗壞你。
所以,於整個情況中,兩者必須要取得平衡,
因為我們尋找到正確的性格,而這種性格會誕生能力。
然而,你可曾想過,為何那種性格會誕生那種能力?
其實,最終都是為了你本來的性格。
試舉一例,你擁有一個慷慨的性格,
現在便知道,慷慨的性格一定會使你富足,
樂善好施一定會使你富足,對不?
所以,慷慨的性格會促使你去撒種,賙濟窮人,等於借錢給耶和華,
你也會幫助孤兒寡婦,於是乎,這性格便帶來富足。
沒錯!這性格會帶來神奇的富足,因神會償還給你。
但你可曾想過,神為何設計這個世界,是用這個方法?
為何慷慨會連繫到恩賜,神會將恩賜給予你?
當你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
並且上尖下流、連搖帶按地給你。原因何在?
為何你為人慷慨,就會有富足?「那個不是獎勵嗎?」
其實,那個並不是獎勵,你想清楚,其實是一個考驗!
甚至,對於一個一生擁有慷慨性格的人,這可能是一個咒詛,
因為有時候,富足會令你不願慷慨了。
事實上,這是一個考驗,讓你更加逆流而上、更加慷慨。
例如,我認識加拿大的一些大教會,像是喜信會
(Glad Tidings Church)。有人於貧窮之時,或仍參與於喜信會的nursery
(兒童教會)時,你讓他納十分一、十分二,他覺得沒所謂。
但當他日後成為全加拿大的其中一位首富,納十分一卻變得很困難。
你看到嗎?那個慷慨變成他的富足,但他的富足卻成為他的咒詛。
然而,這就是神的性格之考驗!因為,原來慷慨包含了人的慷慨。
何謂「人的慷慨」?就是量力而為、憑著人的力量。
但如果神要你擁有神的慷慨呢?
那麼,神不會讓你有人的富足,而是擁有神的富足。
神級富足,就是你突然間擁有百倍,嘩!你當牧師,達到擁有神級富足!
你不用再靠奉獻,就可以變成億萬富翁,
達至令人驚呼「有沒有搞錯?」的程度,
但是,屆時你是否仍會繼續慷慨?
之後,若是再得到十萬倍祝福呢?這屬於「超神級慷慨」才能得到。
為何每一種性格會帶來某一種能力?
那種能力,其實是為了使你的性格有出路,
可發展至「神級」。
你平常的十分一,不同於你擁有百倍祝福後的十分一,
因為那是另一個考驗,而那個考驗,使你的慷慨更加接近神的美德。
我以「憐憫人」為例,憐憫人會帶來神蹟醫治,
我相信全世界並沒有人想過,因為你憐憫人而按手禱告,
那些人得著醫治,禱告一個小時,他得著醫治;禱告一晚,他得著醫治;接著,你一吹氣,他得著醫治;
然後,在聚會中,你「call 位」指出病人,他就得著醫治。
好了,下一個會是甚麼呢?是「人數多」?那個是「量」而已,
卻不是「質」。
而富足,真的是「質」的層面,因為你已經達到超人、非人的富足,
屬於神級富足。
那麼,下一個呢?
其實,你能夠醫治人,擁有醫治恩膏,那麼,下一個是甚麼呢?
許多人並沒有想過,他想要醫治更多人,這卻又成為一個考驗。
其實,每一個人都會有這情況。
這在歷史上曾出現過,大約100 年前,
John Alexander Dowie 曾出版一本雜誌《Leaves of Healing》,
他教導醫院如何醫治人。
但在我們這個時代,當然不能夠教導醫院,所以,
我們分享「氧份療法」。
其實,每一位分享醫治的人,就像Kathryn Kuhlman 的時代,
若要再突破,勢必要接受這個考驗,
並非考驗你做或不做,而是考驗你的性格是否有神級的憐憫。
所以,錫安教會在分享醫治之後,必定是分享「氧份療法」,
因它是屬於我們的考驗。
但這與之前有甚麼接觸、連繫?有的!因為,
這根本就是神的考驗和帶領,
要從憐憫人,達至神級的憐憫,考驗你為了病人,
能堅持到甚麼階段。
對於有些人而言,他自覺是堅持,但其實並不是堅持。
為甚麼?因為有太多獎賞,
你為了憐憫人,便發覺開始能醫治人,
這帶來了多少榮譽、經濟、名聲。
但這個所謂的堅持,「這次要按手醫治多十個人,
這就是我對神的堅持。」
試問,這算是甚麼堅持?
唯獨當你醫治人,可能令自己達至身敗名裂的程度,
那才是你憐憫人的質素上的提升。
所以,關於每一個性格,有許多人根本做不到下一步的原因,
因為,他根本不是源於性格而做。
試想,如果是因利益而做,你怎能在醫到病人、
能「Call 位」之後,突然轉至分享「氧份療法」這題目。
當然不會!
如果是別人肯定不願意,但換成是我,我一定願意。
但問題是,在這過程中,他們硬逼出來,或是以血氣硬撐。
但問題是,於當時,我無法達到「說的聚會」之級數,
因為那是一種躍進,
從史無前例,至舉世有歷史以來,
只有十幾位佈道家,曾經做到這個級數。
但為何我會突然在這麼短時間、又如此年輕時,達至這級數?
其實,中間有一個差距。
並且,我達至這級數之後,亦能自由地教導身邊的人做到。
這程度,更是史無前例,無人能做到,除了主耶穌之外,
祂真的做到這級數。
原因就是,這當中有個差距,那個差距就是從我能「Call 位」⋯⋯
很有趣地,在「氧份療法」信息的其中一篇裡,
我於當時曾經「Call 位」,
不久後,神便停止我再「Call 位」。
之後,就是我願意分享雙氧水去醫治病人的心,
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
我是真心為了他們的病能痊癒,如此,我才產生一個躍進。
因為,我的心達到了那個品質,我不需要以血氣硬撐,
完全不需要,一點血氣都不需要。
而且我還能綽綽有餘地分享教導給別人。
其實,話說回來,我們要知道,如果我們行美德這條路,會帶來能力。
但那個能力,是看你願不願意犧牲那個能力,而達至下一個層次。
因為你犧牲那個能力,所得來的一切,「我已經能夠『Call 位』,
吹氣就有許多人被聖靈擊倒,
祈禱就有許多人得醫治,我是這樣的一位牧師,
我可以擁有美好的將來。」
但問題是,你願不願意犧牲這個能力,繼續提升能力的層次。
這就是對你內心的一種昇華和考驗。
但若這種利益已經成為你的阻力,如我所言,就是咒詛,
因為,如我所言,我們一出世,可能連人都不如,
我們斷了人和神之間,這個知識海的關係,
之後,我們慢慢變得像人,擁有人的instinct(本能)。
但問題是,要從人變成超人、神人,原來,需要很多的犧牲,
甚至,所走的那條路,亦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
而是神所安排、神給予的方向,
當我們按著神的方向去執行,突然間,才會有下一個突破。
所以,錫安教會未曾停止過突破,
因為,在每一件事情中,根本沒有停止過神給予我們的考驗,
就算是第一個動勢,多年來,我們一向是免費付出予人,
甚至製造錫安劍贈送人,這就是一個又一個的考驗。
在經濟上、志向上,我們會否在半途中,找個藉口把它改掉?
事實上,大有人在,許多人會這樣做。
但,願意長期如此執行,並成為我們的美德,
於整間教會,不僅是我願意,連弟兄姊妹也同樣願意。
這正是美德上的昇華。
接著,這些簡直可說是天上人間的方式的詩歌,
我們以這樣的動機去製作、去消耗,
並免費送出去。如此,神便可以賜予我們第二次的重啟。
每一個皆是對於我們的內心,神利用我們人生中,
每一年、每一個月、每一天的累積。
甚至,藉著突破、躍進、犧牲,導致我們的美德,
並非只是口頭上說說,而是真的活出來,
亦按著我們的年紀不斷地成熟。
憐憫,是擁有更成熟的憐憫,慷慨,是擁有更成熟的慷慨,
這就是神所希望的。
因換作是神自己,祂也是這樣的神,當祂活在這世界時,
祂也是這樣的神。
因此,這樣說來,你就能理解,甚麼性格會連繫甚麼能力;
甚麼性格會帶來甚麼考驗,所以,你亦會得到相應的東西。
現在你試想,我們現今擁有一個全面的性格,
當我們離世後,神讓我們成為天使,其實就是另一個考驗,
考驗我們這一個掌管完整信仰的性格,
這是以成為天使的方式來考驗我們。
因我們在這地上,只是區區一個人類,
所以,為了考驗我們達到似神品質的性格,
於是,神就讓我們過一過神的生活,當你過神的生活時,
會否荒淫無度呢?
所以,成為天使是另一個考驗。
你試想,我們現在擁有這樣的性格,然後,
神給予我們一個獎勵,擁有天使的軀體,
那你有否想過,這獎勵本身就是一個考驗呢?
就如富足,你慷慨,神就將富足賜給你,
你有否想過,這富足就是一個考驗呢?
如果你沒想過這是一個考驗,你便不會願意dedicate 奉獻它。
就如哈拿求神賜她一個兒子,你有否想過,
那兒子本身就是一個考驗呢?
但她願意付出這兒子,往後她便能誕下更多孩子。
原來,人生就是這樣,就如大衛,你有否想過,
他當牧羊人的時候,根本就不是一個考驗呢?
其實,他受膏、過了那段時間後,他下一階段的考驗,就是成了皇帝。
如何證明他成為皇帝,一定是考驗呢?
因拔示巴為他誕下所羅門,可見這是神的預定,
所羅門更建造了聖殿。
拔示巴根本是神早已預定的。
若你問︰「這是神的預定,那大衛一定要犯姦淫?」
不!大衛根本可以完全不用任何詭計,
神反而可以讓赫人烏利亞更早離世,
這也是可以的,為何不行?
只不過,我們從未想過,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性格是如此重要,
但你卻沒有想過,性格的rabbit hole(兔子洞,比喻未知領域),竟是如此之深!
其實,你一生中的成與敗,只是一個接一個機會,讓你朝神的性格成長。
高升,只不過是另一個考驗,但若你過不了這考驗,它便是curse(咒詛)。
富足是另一個考驗,當你慷慨,神會賜富足給你,
富足是另一個考驗,但若你過不了關,它便是一個咒詛。
所以,我這樣引伸,我們需要這樣理解,當你理解性格後,
其實背後有很長篇的故事,你突然間會得知,一直發展下去,
原來還有許多後續,人生不是止步於此,並非成功了便結束。
其實,若大衛當時能勝過這考驗,究竟,他會是一位怎樣的皇帝呢?
簡直難以想像,他會對整個世界產生怎樣的轉變。
文偉資料員:
日華牧師,我們知道性格和能力的關係,
就如一艘戰艦當中,艦炮與基座的關係。
艦炮火力越大,當中的基座,亦即性格,便要越好。
其實,於神的計劃中,以《啟示錄》來說,審判必定是賜予了我們。
甚至,小孩子的能力,就是鐵杖轄管列國。
那麼,相對於這能力,性格又是甚麼,
能讓我們可以很安全地,完成神於《啟示錄》,給予我們的相關責任?
日華牧師:
其實,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審判」,因為,世人有世人的審判概念。
基本上,許多武俠小說中的審判,是一定會死的,
壞人必定會死的,越壞便越要死。
但其實,神訂下的審判永遠是公平。
所以,我們要留意,有時候,我們訂下一件事情,
譬如,許多跌倒並離開我們的壞學生,他想用自己的思維審判錫安。
明明我們有恩於他,但他稍有不順意,便覺得錫安要毀滅,這是審判嗎?
這建基於完全不公平、不對等、不合理中,這便屬魔鬼。
屬於神的審判,必定建基於公平、公義中,
審判本就是彰顯公平、公義的地方。
所謂的一審、二審、三審⋯⋯為何談到法律時,
我們會承認法律的掣肘和權力呢?
因為我們知道,即便是門面功夫,法律至少是建基於公平,
法律不是建基於情緒,對嗎?
那麼,便出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法律不是建基於情緒,
但,為何這麼多人會建基於情緒?
一說到審判,就建基於情緒?審判對於我們來說是怎樣的考驗?
為何聖經說,我們要為敵人禱告?
為何要把炭火堆於敵人的頭上?這裡說的炭火,其實是溫暖。
因為,審判就是對於美德,公平、公義的考驗,
當你擁有審判能力時,你會否貪贓枉法呢?
事實上,中國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擁有權力⋯⋯
現在不時便有一群官員被捕,
甚麼省長、市長等,也被發現貪贓枉法,他們皆擁有審判的權力。
譬如,許多警察也貪污,許多執法的也貪污;
若非如此,電視劇不會如此多相似橋段。
他們擁有審判權,但,審判對他的公平、公義,反而是一種考驗。
所以,神將來會給我們審判的能力,但我們有否想過,
當你擁有審判的能力時,
那並不是故事的完結(the end of the story)?
就像你擁有百倍祝福時,那並不是完結,
甚至可以是curse(咒詛)。
所以,我們親眼看見,基督教中,許多人擁有talent(才能)後,
便成為他的咒詛,
因為連僅有的性格都完蛋了。
因為,終於考驗到他僅有的性格。他僅有的性格,以前是為了利益,
或期望像哪位歌手才建立出來,所以,一旦成功便考起他。
但若不是這樣,他真的為了愛神,若他堅持愛神,
其實就不會考起他,對嗎?
所以,若我們知道神的性格這麼重要,便突然知道審判是甚麼。
你擁有審判的能力,其實是考驗你,是否也是公平公義?
還是你會覺得:
「我現在擁有審判能力,你得罪我的話,你便死定了!」
明明是不公平、不公義,不過我們可以發洩我們的脾氣;
我們有審判能力,便會覺得可以發洩我們的脾氣,
這是我的privilege(特權),對嗎?
若看回性格,你便突然知道,每件事其實都是利器。
所以,對於小孩子來說,明顯是第二個考驗。
他若以鐵杖轄管列國,然後在永恆裡面,
他過往是人,會有考驗。
但當他剛剛成為天使級數,其實,也有考驗過程,看他能否通過這過程。
因為,當我們一提到審判,譬如,我們是四馬之類,
為何現時我經常會提到一件事情,神為何有資格審判這個世界?
我也說過,新婦就如一條很漂亮的魚,放在魚缸之中,
你們過往折磨她,那神便有權按著那程度,去折磨你們。
既然你們希望她死,我便希望你死;
不過,你們等不到她死,我卻能讓你死,
便是如此!神是用這方式的。
所以,我便帶出,為何我在邏輯上會如此推論?
其實,我們是四馬的原因,乃因我們有四點祝福(bless)這世界。
但這世界對我們不公平,我們是世上不配有的教會,
根本是一群世上不配有的基督徒。
因為,換作任何人、任何一間教會,若要他們這樣輸出和付出,
都早已完蛋了。
當富足時,仍然慷慨將自己所擁有的付出,
並繼續昇華,更是「加碼」地付出。
當跟從神時,我們願意「加碼」地跟從神,
所以,我們是世上不配有的。
我們越是世上不配有的人,當他們得罪我們,
便會有屬於他們公平的審判。
舉個例子,你打斷一個乞丐的腿,你稍賠償錢就可以;
你試試在英女皇訪港時,公開打斷她的腿,
隨時有幾十顆子彈打向你,
然後你「死得其所」,對嗎?
這是一個新名詞,如新聞上說,你「死得其所」。
你是打斷英女皇的腿,不是打斷乞丐的腿;
於世界而言,我們過往是乞丐,
但我們在神面前一直昇華,現在我們是新婦、是小孩子!
你們想我們死?那麼按照神的公平公義,當祂將我們升級,
那對世界的審判,亦會按照公平公義的價值報應他們。
你以前不償還,當別人仍是乞丐時,你打斷別人的腿卻不賠償,
難道等十年後,別人成為英女皇後才償還?
如此,你便挨子彈,明白嗎?
如果以中國來說,甚至是「誅九族」,
因為,那位是皇帝,連子民亦覺得應該如此。
你打斷皇帝的腿,確實應該「誅九族」,
打斷乞丐的腿,當然不能相比。
所以,我們是四馬的原因在於我們逐漸知道自己的身份,
於神的面前是多麼重要。
我們對於整個世界和人類歷史中,價值是多麼高!
不是他們釐定我們的高度,而是在神眼中,我們確實如此高。
甚至歷史當中,連聖經密碼也預定了我們,
我們的價值就是如此高。
所以,我們的存在就變成了四馬。
我們的存在和價值,不用說很嚴重地審判他們,
因為我們的身份,已經讓他們受到很嚴重的咒詛(curse)。
舉個例子,在主耶穌釘十字架前,於羅馬,
釘十字架已是一個很普通的刑罰。
主耶穌後的三四十年,也陸續有人被釘十字架。
卻沒有任何一人如主耶穌般,
因被釘十字架而導致以色列滅國,對嗎?
他們釘死這麼多人,那便繼續釘下去,沒有後果的。
但這次釘死了一個,他們就要滅國了,
並且這是主耶穌親口說的,對嗎?
所以,這便讓你看見,主耶穌基督,
只是個曾做過木匠的33 歲常人,你怎樣釘死他都沒事的,
你就是個木匠,有多少木匠排隊被釘死,都一定不會滅國。
但你釘死主耶穌,價值便不同了。因為祂的身份已高昇至一個階段,
當祂釘十字架時,要賠上一個國家,才可以償還祂的死亡。
所以,我們整間教會是四馬乃是如此。
為何我經常會對應,我們在這世界的價值。
而且,神亦持續展現出,我們在這世界的價值,
以及我們在神眼中的價值,
然後,才展現四馬審判會降臨至這世界。
為何我經常都會以金魚的概念?就是因為「重要性」。
若在神眼中,其重要性不斷提高,那種審判,
如我經常說,「神啊!求祢以祢的慈愛和憐憫去審判。」
因為,那群不配的人,真的死無葬身之地。
若他們在末後日子,在這如此好的情況下,
他們敗壞的程度,就是所多瑪、蛾摩拉的級數,
他們真的有禍了!
所以,我們應該怎樣看待?
就是以這概念去看,你會突然發覺,你對整本聖經中的很多真理,
原來是一知半解。
我們會想著那是一個祝福,甚至,我們成為天使,
都是一個祝福,但我們沒有想到,那是一個考驗。
如何證明那個一定是考驗?你成為天使「一定」有考驗。
因為,神不可能不知道,會有不守本位的天使,
祂創造天使時,根本不可能無法預知。
否則,天上會盛行一個行業,便是暗殺神。
一旦暗殺了神,我們便可做神,豈會有這樣的行業?
神不可能無法預知,亦不可能在沒有考驗下,
世上會有不守本位的天使。
所以,我們成為天使後,會有另一個考驗。
那考驗,就如你身為人,我們經常說潛質、潛能。
你不可能說,突然有一個人,他以9.9 秒跑100 米,
而你以0.9 秒跑完100 米;
接著,隔日便以0.9 秒跑1000 米,是不可能的。
人類自一出生便已受限,這個限制稱為潛質、潛能,
身為人就已固定是如此。
其實,我們現在擁有的所有事物,
便會固定我們成為天使時,會有甚麼潛能。
你的管子有多大?你能輸送多少的祝福和物料?
你能輸送多大量的真理?
但你以後便維持那個量,再由那個量,開始你身為天使的考驗。
所以,我們人本身有限制,但天使也有其固定的限制,無法再改變。
其實,人自出生便已不能再變,有些人勉強作出改變,
由男性變女性、女性變男性,那又如何?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其實,我們也是如此。我不知道,天使的考驗之後有甚麼?
但至少我們知道天使這一部份,你參與錫安已經值回票價!
因為,全世界教會都應該不知道,甚至,全世界究竟有多少間教會,
知道我們離世後會變成天使,都應該為數不多。所以,他們便死定了。
很多即便做到天使,都會是墮落天使、路西弗(Lucifer)那邊,
會受到審判。
因為,他們不知道有這個考驗,他不知道他身為人的時候,
他錯過了這些信息,
以為自己成為天使後,便不會錯過,
其實,當他成為天使時才悽慘!
====================
下星期,日華牧師將會繼續分享「以巴戰爭分析,紅馬降臨」信息。
====================
好,最後,我們每一位也宣告三次:
「我要不斷建立屬神的美德,勝過考驗!」
Amen!Amen!Amen!
Ref: 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 723 (20231217):
https://www.ziondaily.com/237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