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強逼領袖無法獨善其身

 


日華牧師進一步提及,現時香港的領導班子,

以至特首所陷入的困境, 就是一盤如何下棋,

也會輸得非常慘的光景。


因為,當社會面對災難時,必然會有人遭遇不幸而有損失。 

即使政府做得最正確,也只能減低損失的幅度, 

卻不能確保所有人也不會受損,

這正正就是任何災難出現的必然後果。


對於一個強大的政府而言, 一個偉大的領袖,

要能夠團結人民,一起面對及承擔, 

就像是戰時的邱吉爾一般。



然而,就算是強大的領袖,當面對困難時,

也不會是一帆風順, 所有決定,也能得到反對派的支持。 

因為,所有解決方案,也必然會加劇人民的痛苦。


所以,就算是戰時的極端時間,

也會有主和派成為反對者, 覺得應該以談判的方式處理,

那麼,人民就可以盡快脫離苦難。 

因此,對於一個政府而言,任何時間,

也會有反對派, 當災難來到,由於涉及大量損失,

那麼,就更會將雙方的矛盾推向極點。


對於反對派而言,這可能亦是大好良機,

去推翻現時的領袖, 就算明知現時的領袖是好人,

也會推動他去作一個錯誤決定, 而這個錯誤決定,

往往也是由反對派的言論驅使下去做, 

也就是說,他們可以掘一個坑出來,讓領袖掉下去。



他們可以提出一些最極端的建議, 

抹殺領袖能看見另一個正確及緩和方法的機會, 

而過程中,當領袖選擇聽從而作出妥協後, 

敵人就會反過來攻擊他,讓他不能獨善其身。


指責他做得不如想像中那麼好,或是不夠好, 

或是說︰「當你處理的時候,為何不能兼顧其他事情呢?」

就如現時,大家可以感受到於封城後,

經濟崩潰所帶來的影響, 甚至百業蕭條下,香港市民的呼聲。



對於其他國家的疫情,我們未必可以完全理解其數字的真確性, 

但對於自己身處的香港而言,我們是比較熟悉及相信當中的數字。


以香港將近 1,000 人確診計算,

當中 4 個人死亡,其實,死亡率只有 0.4%。


並且,大家亦會明白,就算是香港, 

其實,也不會檢測出全港所有患者,

尤其是輕症及無病徵的病人。 

所以,真正的死亡率,就只會是更低。


因此,為到一個遠低於 1%死亡率的病毒,

而將社會上, 所有活動冰封,

包括上學、工作、家庭、正常社交生活等等, 

這又是否一個合理的做法?


於封城封關、停工停學這個關鍵議題上,

我們就看到這份矛盾的尖銳性。 

對於主張封城封關的人而言,

為著保障社會安全這個最崇高的原則, 

那麼,最好就是暫停所有活動,直至一宗個案都沒有。

甚至乎,有傳染病學者提議,可能要停課兩年。


但對於執行的領袖而言,卻會四面受敵。 

假如他決定完全不處理的話,固然會被批評, 

然而,到了決定停課兩年的話,就更會被批評。


因為,對於領袖而言,

縱使必須封城封關、停工停學, 

也必然是逐步嘗試,希望將影響減到最低, 

畢竟,對於受感染的 1,000 人而言,

他們固然痛苦, 但對於沒有受感染的 750 萬人而言,

他們亦要為社會停擺而付出代價。


可是,對於反對派而言,往往會說, 

每一步都是太少、太慢,Too Little, Too Late。 

當嘗試執行一個政策後,

假如沒有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時, 

就更顯出這些批評的合理,並且,

迫使領袖作出更極端的做法。 

不論當中的做法,是要大義滅親,

或是為救人民也好, 只要這些做法是極端,

就會引來更多人攻擊。


大家可以看到,

當頒佈「限聚令」的時候,

就惹來極大的爭議。 

有人會說,不需要那麼嚴;

有人卻會說,應該嚴格執行。 

甚至乎,認為現在的措施,

是不夠嚴格、不夠徹底。




當災難越陷越深時,所作出的措施,

亦必然是越嚴格, 那麼,爭議性就越尖銳,

領袖就更兩面不是人。 

所以,假如不像特首般,

做事慢十拍的話,就會更被針對。


原因,既然當作出極端的決定時,

無論如何,也會有人蒙受損失, 

假如採取最嚴措施的話,

雖然疫情可以得到妥善處理,

但卻會使經濟死亡。 

相反,不處理疫情的話,

雖然可令經濟下滑減慢,

但卻會令更多人感染和病死。


所以,對於領袖而言,是一個雙輸的困局,

但同時間,亦成為了被反對派攻擊的機會, 

因為,反對派會迫使領袖作出選擇,

是要救經濟,或是救人民。 

然而,不論反對派慫恿領袖去救經濟或是救人民也好, 

結論,也是讓他於政治上,進一步失分。


於這種情況下,既然,

選擇任何一邊都是兩難的決定, 

領袖唯一可以自保的方法,

就是索性讓人民推動著去做, 變相,

就是令政府變成無人駕駛般,讓人民的呼聲去成為主導。 

但當情況推進到這個階段,基本上,

這個國家已經準備完全失控了。


其實,香港人最討厭政府部門及官員的地方,

亦是這一點, 於大部分人的觀感中,

政府部門也是「踢一踢,動一動」,所有人都在偷懶。 

因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只要做少一點,

就少了一份責任要負。


於政策執行上,這種態度,可能仍算不上致命, 

因為,這只會造成執行上的延誤,處理上緩慢一點。


但假如於政策制訂的層面,甚至是領導班子也是如此, 

處處不下決定,或是不斷也是慢十拍的話,

必然會招來眾多的不滿和怨氣。 

然而,這已經是於危機中,政府讓自己可以獨善其身,

最佳的自保方式。


Ref: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 532 (20200419)

https://www.ziondaily.com/2.0/web/word_of_god_02c/view.php?id=176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