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4日 星期二

曼德拉效應專輯245:曼德拉效應個案



今集「曼德拉效應專輯245」會為大家分享
更多「曼德拉效應」個案。
第一個個案,考考大家歷史常識,
在大家的記憶中,
世界上最早出現潛水艇的年代和年份是什麼呢?


當然,很多研究歷史的人都會知道
大文豪達文西曾於15至16世紀,
即大約500年前,
已提出製造潛水艇的可能性,
並繪製出想像圖,
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潛水艇的文字記錄。


但在現今現實中,
真真正正可以載人並在水底行駛的潛水艇,
是何時出現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呢?
抑或遠至150年前的19世紀末呢?
相信向來有研究各種軍事設備的軍事歷史迷,
甚或於大部分人的記憶中,


都應該記得世上最早出現潛水艇的時間,
大約是150至160年前的19世紀中後期,
即約1850年開始。
當時,歐洲列國為稱霸世界,
積極進行軍備競賽




美國、英國、法國、瑞典、義大利、德國和俄國等,
積極研發各種現代化軍備,
包括軍用潛水艇,
最終,
因為軍備競賽引發數十年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其中一段最廣為人知有關一戰的潛水艇的歷史,
必定是一戰爆發前的德製U型潛艇,


並且,一戰爆發後的1914年9月,
德國以U型潛艇伏擊英國補給艦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四年間,
共擊敗敵國船艦數百萬噸,
戰績十分驚人。


但是,有關潛水艇的發展歷史,
極可能已經發生了「曼德拉效應」。
原來現今現實中,
最早可以載人及在水底航行的潛水艇是在1620年首航。
你沒有聽錯,
是398年前1620年中世紀的英國,
已經由荷蘭裔英國人
克尼利厄斯‧戴博爾Cornelis Jacobszoon Drebbel
製造了一艘潛水艇。






戴博爾Drebbel根據英國數學家威廉‧伯恩William Bourne
於1578年的著作《發明與設計》,
參考書中描述的設計製成潛艇。
圖中是現代縮小版的複製品,
潛艇用木材製造,
內部以皮革包裹防水,
左右兩側有幾對划槳從艇內伸出,
並以橡膠物料連接,
防止入水,
尾部則是控制方向的舵。




根據當年的記載,
這艘潛水艇可以乘載十二位划槳人員。
並且,戴博爾本身是服侍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
沒錯,他正是服侍那位在歷史上,
授權人們去翻譯《聖經》英王欽定本
Authorised King James Version的詹姆士一世King James I。
你能夠想像,這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呢?


在人類歷史中,
第一艘可以乘載多達十二人,
並潛入十二呎水中行駛的潛水艇,
竟然在距今398年前,
尚未出現工業革命之前的中世紀,
已經有人成功製造出來,
並且是用木材和皮革製成。


YouTube片段:
Behold, the submarine. But where did it come from?
看哪,是潛艇,它是從哪裡來呢?


Meet Cornelius Drebbel, born in the Netherlands in 1572.
來認識Cornelius Drebbel,1572年生於荷蘭。


Cornelius was born into a landowning family,
Cornelius來自一個地主家庭


but he wasn’t some idle aristocrat. ,
但他不是一個怠惰的貴族。


At a young age,
他年輕時


he became an apprentice to a well-known engraver and alchemist,
成為了一位著名的雕刻家和煉金術士 ──


named Hendrik Goltzius.
Hendrik Goltzius的學徒。


Cornelius married and started a family,
Cornelius結婚並開始了自己的家庭,


but he didn’t settle for a life as an engraver.
但他並沒有滿足於一個雕刻師的人生。


Other people caught wind of his experiments
其他人也風聞他的光學鏡頭


with optic lenses and telescopes.
和望遠鏡實驗。


And by 1604,
1604年,


King James I of England invited Cornelius to the English court,
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邀請Cornelius到英國法庭,


where he worked on a number of inventions.
在那裡他研發了好些發明。


Cornelius proved to be an amazing inventor,
確是一位了不起的發明家,


but of all his inventions,
但在他所有的發明中,


one is clearly the stuff of genius, the submarine. Cornelius
最超卓的顯然是潛水艇。


Cornelius wasn’t the first person to think of a submersible boat.
Cornelius並非第一個構思到會潛水的船的人,


William Bourne designed a submarine in 1578,
William Bourne在1578年設計了一艘潛艇,


but never built it.
但從未建造它,


Beginning in 1620,
自1620年開始,


Cornelius built a series of submarines,
Cornelius建造了一系列的潛艇,


each bigger than the last.
每艘都比上一艘大。


Cornelius’ submarines don’t look much like modern subs.
Cornelius的潛艇不像現代的潛艇,


They were built of wood and leather,
它們是由木和皮革建造,


and powered by oars.
並以船槳產生動力,


Cornelius was secretive, and he didn’t leave many details of his design,
Cornelius對他的設計細節三緘其口,


but experts think he anticipated several problems with submarines.
但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他預料潛艇會出現一些問題。


Since boats don’t naturally submerge,
. 由於船不會自然下沉,


Cornelius probably used a system of water pumps
可能使用了水泵


or ballasts to raise and submerge the vesselCornelius
或鎮流器系統來使潛艇上升和下潛。


In his famous underwater row from Westminster to Greenwich,
在他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到格林威治潛艇之旅,


he also heated saltpeter, emitting oxygen in an attempt to freshen the air.
他還加熱硝石來釋放氧氣清新空氣。
The submarine technology was astonishing,
潛艇技術確實驚人,


but the English army decided it had no real military value.
但英國軍隊認為它沒有真正的軍事價值。


More than 300 years later,
300多年後,


submarines have become crucial tools for research,


around the world.
潛艇已成為全世界研究、


exploration and military forces
探索和軍事上的重要工具。


到了1620年和1624年,
戴博爾更發展出兩種改良型號,
並在泰晤士河進行實驗。




但是,大家又有沒有任何記憶,
記得於以往的歷史中,
有任何書籍、電視節目、電影或教材,
曾提及人類在398年前的1620年,
有人已經成功製造出第一艘可以乘載十二人,
潛入水中的潛水艇呢?
並且,原來在44年前的1974年,
一齣以三百多年前17世紀為時代背景的電影
《劍客群英會》(The Four Musketeers),
已經使用了戴博爾1620年的潛水艇作為電影道具和情節。




電影片段:
Well, what do you say my Lord Buckingham?
白金漢公爵,你覺得怎樣?


If God had intended us to swim underwater,
如果上帝想讓我們在水裡游泳,


he would’ve given us fins.
祂會賜我們鰭。


Oh…
哦⋯⋯


If, if I go to break the siege of La Rochelle,
若我要去衝破拉羅謝爾的圍困,


we shall go in old good English ships.
我們將乘坐舊式的英國船。


但是,
你以往曾否見過或聽過1620年戴博爾製造的潛水艇,
出現在任何電影或電視媒體呢?
並且,在現今現實中,
大家又是否知道,
潛水艇第一次在戰場上正式使用,


以及嘗試攻擊敵方艦艇的年份,是哪一年呢?




答案是距今242年前,
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年份,
即美國立國的1776年,
當時正值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耶魯大學的大衛‧布希奈爾(David Bushnell),
建造了一艘海龜號Turtle的潛水艇,
內部僅容納一人操作方向舵和螺旋槳。




同年,海龜號企圖攻擊英國皇家海軍老鷹號(HMS Eagle),
但最終行動失敗。
你以往又曾否從任何途徑,
聽過早在美國獨立戰爭的1776年,
美國已經使用可以進行攻擊的潛水艇,
在戰場上進行實質的攻擊任務呢?




YouTube片段:
And this is it.
combat. 就是它,


The Turtle—the first submersible used in recorded underwater
「海龜號」 ── 史上第一艘用於戰爭的潛水艇,


Bushnell's plan for the Turtle
安排「海龜號」


was to sneak up on the British enemy ships moored
偷襲泊


in New York Harbor. Bushnell
在紐約港的英國軍艦。


The vessel had lots of weighs in it to help it sink into the water,
潛艇內有很多重量使艇下沈,


and underneath the base, there was a ballast tank,
潛艇底部有一個壓載水艙,


which would be filled with water.
讓水進入,


And the operator, a man called Ezra Lee
駕駛員Ezra Lee


would  pump the water in and out of the tank to
會用水泵打進和排出壓載水,


help sink to the right depth.
使潛艇下潛至正確的深度。


如果你以往從未聽過,
原來現今現實中,
人類早在近四百年前已經成功製造了潛水艇的歷史,
並在242年前已經正式將潛水艇應用於戰場上,
你並不孤單,
因為潛水艇的歷史,
極可能已經發生了「曼德拉效應」,
潛水艇出現的年份,
比我們以往所認知早了至少230多年。
第二個個案,
是關於一種常見動物,可能因為「曼德拉效應」,
出現了以往大部分人從未見過的新顏色品種,
這種動物可說是與錫安教會息息相關,
牠就是蜥蜴。
相信很多錫安教會弟兄姊妹都知道,
日華牧師和部分教會領袖,
例如傳威策略家,
曾經有幾年非常喜愛飼養各種不同類型的蜥蜴。
曾飼養過的品種包括:
非常流行的美洲鬣蜥Iguana,
又名綠鬣蜥,
還有鬆獅蜥、變色龍、俗稱五爪金龍
的水巨蜥和尼羅河巨蜥等等,
亦曾飼養過各式各樣的大型蜥蜴品種,
當然,日華牧師亦詳細研究過所有關於蜥蜴的資料。




如果你也曾經飼養過蜥蜴的話,
現在就考考大家有關蜥蜴的常識,
你曾否見過一種青藍色的美洲鬣蜥,
稱為藍岩鬣蜥呢?
藍岩鬣蜥(學名:Cyclura lewisi)
是美洲西加勒比群島的大開曼特島(Grand Cayman)上,
一種瀕危蜥蜴。
以往,牠們被列為古巴鬣蜥的亞種,
2004年因遺傳基因差異被重新分類為獨立物種,
是最長壽的蜥蜴之一,
可以生存長達69歲。
但是,大家以往曾否從任何媒體中,
見識過顏色如此獨特的藍岩鬣蜥呢?


在色譜裡,
這種獨特的顏色是介乎藍色和綠色之間,
一種稱為青色Cyan的顏色,
非常近似四色印刷所用的其中一種顏色。
但是,即使是曾經非常喜愛飼養蜥蜴的日華牧師,
在上星期看見這種藍岩鬣蜥時,
都表示從未見過顏色如此獨特的蜥蜴。
你以往又曾否見過這種青色的藍岩鬣蜥呢?
極可能,這種藍岩鬣蜥的存在,
是因為現實出現了「曼德拉效應」,
才導致現今的新場景出現這種品種。
第三個個案,是一種香港和東南亞常見的熱帶生果,
極可能因為「曼德拉效應」而出現一種我們以往從未見過的顏色。




這種熱帶生果是榴槤(學名:Durio zibethinus),
別名麝香貓果,是錦葵科榴槤屬植物,
一般認為原產地是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汶萊,
目前在泰國、越南和中國等地都有種植。
榴槤在東南亞被譽為「水果之王」,
擁有獨特的氣味和帶刺外殼,
果實可以成長至30厘米(12英寸),
直徑達15厘米(6英寸),
形狀多數是長橢圓形或圓形,
外殼是綠色帶棕色,果肉則是淺黃色。
但是,大家曾經見過紅色果肉的榴槤嗎?
現今現實中,
紅色果肉的榴槤是真實存在,
產自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尼三國的婆羅洲島。


紅色榴槤需要種植四至六年才能結果,
並有多個品種,
有些品種味道香甜,類似泰國金枕榴槤,
有些品種則是焦糖味。
但是,大家以往曾否聽過或見過紅色肉的榴槤呢?
極可能,紅色榴槤是因為「曼德拉效應」而出現。
第四個個案,
同樣是一種常見生果的顏色極可能因為「曼德拉效應」,
而出現了一種大部分人以往從未見過的顏色品種,
這種生果就是檸檬。
考考大家的常識:究竟檸檬有多少種不同顏色呢?
給大家五秒時間想一想。
好!相信大家都能夠數出來,
檸檬除了最常見的鮮黃色之外,
亦有另一種青綠色的青檸。


但是,現今現實中,
原來還有一種橙色的檸檬!
沒錯,大家沒有眼花,
也沒有弄錯,的確是有橙色的檸檬。
大家以往曾見過橙色檸檬嗎?
在現今現實中,
原來橙色果皮的檸檬一直存在,
稱為北京檸檬或美雅檸檬(Meyer Lemon)。




它是檸檬和柑橙類的雜交種,
底部無明顯突出,
果皮光滑,油胞大而且明顯下凹,
果皮不容易剝離,
檸檬味較弱,但有一股淡淡橙香,
一般用作烹飪料理。
可能你會想:只是我見識少、孤陋寡聞,


未見過這種只在外國售賣,
香港比較少見的橙色檸檬而已。
如果你是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於現今現實中,
橙色的北京檸檬是非常普遍,
甚至,當你今時今日到香港各大超級市場,
都可能會見到這種檸檬。
如圖中所見,
香港大型超市就可以買到產自生果名牌的「新奇士」橙色檸檬。




並且,根據現今歷史記載,
這種北京檸檬的原產地是中國北京,
早在110年前的1908年,
已經被一名美國農業專家Frank Nicholas Meyer由中國引入美國種植。




所以,現今現實中,
這種橙色檸檬不單是北京獨有,
而是世界各地都可以買到的量產生果。
但是,以往你曾否聽過或見過這種橙色的北京檸檬呢?
這種橙色檸檬品種的存在,
極可能是因為「曼德拉效應」而突然出現在現今現實裡。


Ref: 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 427(201804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