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星期全球最矚目的新聞,
必然是由2023年10月7日開始的以巴衝突。
甚至,有人稱之為「第6次中東戰爭」。
2023 年10月7日,
正值以色列慶祝新年節日,
住棚節尾聲的清晨,
於加沙走廊的巴勒斯坦聖戰組織哈馬斯,
對以色列展開了大規模攻擊,
於短短20分鐘內,
向以色列發射了5,000枚火箭炮。
並且,從海陸空幾方面,
穿過了以巴邊境,
一方面,槍殺手無寸鐵的平民,
另一方面,將大量平民擄走,
帶回加沙作人質。
一天之內,以色列死亡人數超過1,200人。
新聞片段:
Palestinian militants from the armed group Hamas launched a surprise coordinated attack on Israel by land, sea and air on Saturday morning.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的成員,
於週六上午,有組織地從海陸空三路突襲以色列,
With hundreds killed, the attack is the largest and deadliest in years and prompted an Israeli declaration of war.
這次襲擊是多年來規模最大、
最致命的一次,導致數百人死亡,並促使以色列宣戰。
Here's how it unfolded.
以下是事件的經過,
At around 6:30 a.m. the attack began with a barrage of rockets.
清晨大約6時30分,哈馬斯以密集的火箭炮展開攻擊。
Shortly after the first reports of rocket fire.
在第一輪火箭襲擊後不久,
Hamas fighters entered Israel near the Kerem Shalom
crossing an important checkpoint between Israel and Gaza.
哈馬斯武装分子靠近凱雷姆沙洛姆過境點,
進入以色列境內,那是以色列和加沙之間的重要檢查站。
The video released by Hamas shows its fighters breaching
the border fence and attacking the military base there.
哈馬斯發布的視頻,顯示武装分子突破邊境圍欄,
攻擊該處的軍事基地。
Around the same time.
大約在同一時間,
Hamas fighters also raided and
captured Israel's Erez border-crossing station.
哈馬斯武装分子突襲並佔領以色列的埃雷茲邊境過境站,
Targeting checkpoints like these
enabled Hamas to neutralize clusters of Israeli forces and
spread into nearby towns with less resistance.
以這些檢查站為攻擊目標,
讓哈馬斯成功癱瘓以色列部分兵力,
並在鄰近城鎮推進時,遇上較少阻力。
By 7:30 a.m. Israelis began seeing groups of Palestinian militants arriving in towns and cities.
直至上午7時30分,以色列人開始看到巴勒斯坦武裝分子抵達各個城鎮,
The incursion fanned out into nine towns near the border with Gaza.
入侵蔓延到加沙邊界鄰近的9個城鎮。
In the city of Sderot.
在斯代羅特市,
Palestinian militants clashed in the streets with Israeli police and military.
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在街上與以色列警察和軍隊發生衝突。
By late morning.
接近中午時分,
Palestinian militants began destroying sections of the border barrier.
巴勒斯坦武裝分子開始摧毀部分邊境圍欄。
What started as a small penetration of the Israeli border
became a wide opened corridor.
以色列邊境起初只是稍微被攻破,後來變成中門大開。
Soon Palestinian militants began taking hostages
in towns near the border with Gaza.
巴勒斯坦武裝分子隨即在加沙邊境附近的城鎮劫持人質,
Many hostages were taken back to Gaza and driven through the streets.
許多人質被帶回加沙,在車上穿越大街小巷。
By the afternoon, at least 200 Israelis were killed and
more than 1000 injured mainly civilians.
截至下午,至少200名以色列人被殺,1,000多人受傷,主要是平民。
Israeli jets launched retaliatory strikes in Gaza killing and injuring similar numbers of Palestinians.
以色列戰機對加沙走廊發動報復式攻擊,造成數目相近的巴勒斯坦人死傷。
Hamas said their attacks were only the beginning of a long war.
哈馬斯表示,他們的襲擊只是長期戰爭的開始。
==========
一天後,2023年10月8日,
1008,以色列總統正式向哈馬斯宣戰。
雖然,有人稱這次衝突為第六次中東戰爭。
不過,前五次是國與國之間,
數以萬計正規軍於海陸空全面作戰。
而今次,只是加沙走廊哈馬斯的恐怖襲擊,
雙方軍力,實在是非常懸殊。
只不過,哈馬斯躲藏的加沙走廊,
是一個非常密集的社區,
面積大小只有香港約三分一,
卻居住了200萬人。
所以,當以色列為了消滅哈馬斯而瘋狂轟炸加沙走廊,
同時間,亦造成大量平民死傷。
新聞片段:
The Gaza City neighborhood once known asAl Rimal, “the sands”, reduced to ashes.
曾經被稱為AlRimal即「沙地」的加沙市區,現已化為灰燼。
Its residents retrieve what they can, which isn't much.
居民嘗試拾回他們的東西,但並沒有找著多少。
Israel continues to pound the Strip, targeting, it says, Hamas infrastructure.
以色列繼續對加沙地帶進行空襲,聲稱其目標為哈馬斯的基礎設施。
Residents in shock are asking why.
居民震驚並質問為何。
I got married this year, says Yahya Al-Ahwal.
Yahya Al-Ahwal表示:「我今年才結婚,
What did I do? What have we done?
我究竟做了甚麼?我們到底做了甚麼?
You destroyed an entire neighborhood.
你們摧毀了我們整個社區。」
He says he never fired a rocket.
他表達自己從未發射過一枝火箭。
And this, one of the most densely populated patches of land on earth.
這裡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
Bombs crashing into crowded neighborhoods rarely differentiate between fighter and civilian.炸彈落在密集的市區,根本無法區分武裝分子和平民,
The death toll rises by the hour.
死亡人數每小時都在上升。
==========
因應以色列軍隊,
將會進入加沙走廊進行掃蕩及拯救人質,
以色列政府已對全個加沙地帶,
進行斷水、斷電、斷糧。
雖然,以色列士兵尚未開始地面戰,
但可以預期,這將會是一場血腥巷戰。
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現象,
由於今次事出突然,
只是幾百名恐怖分子,
卻可以造成超過1,200名以色列人死亡,
並擄走大量平民作人質,
大大震驚了以色列人,
作出全面復仇的決心。
雖然,哈馬斯擄走上百平民於加沙作人質,
但同時間,以色列亦將整個加沙地區的200萬人口作人質。
結果如何,尚未知曉,
但全世界像是分裂成兩邊,
一方面,認為哈馬斯是恐怖組織,
屠殺平民在先,支持以色列復仇。
但另一方面,
也有人認為以色列欺壓巴勒斯坦人多年,
同情巴勒斯坦人,
甚至認為他們應該建國。
當新聞評論員談及以巴衝突時,
也常常指出,這問題非常複雜,
難以評論對錯,亦難以解決。
然而,他們都忘記了一點,
他們以為社會經已進步,
變成了講求理性、和平共處的地球村,
以為可以用自己的方法,
去解決彼此的紛爭,
避免戰禍。
可是,早於數千年前聖經已預言,
阿拉伯各國與以色列是世代為仇。
因為,阿拉伯人的始祖,
來自夏甲所生的以實馬利,
以及被雅各奪取長子名份的以掃。
再加上,阿拉伯人後來改信回教,
令兩者的矛盾更加惡化。
所以,現時我們所見的以巴衝突,
兩個民族的死鬥,
其實,只是聖經預言的應驗。
而且,數星期前,
日華牧師將醫護對比白馬,
解釋了《啟示錄》七印中,
第一印的白馬。
因此,現時的以巴衝突,
有機會是第二印紅馬的開始。
因為,紅馬將會奪去太平,
使人彼此相殺。
既然,聖經早已預言,以巴衝突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那麼,隨著現今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已滿佈不同國家,
假如以巴衝突繼續升級,甚至出現更多血腥場面時,
分散於各地的以色列人及阿拉伯人,
又會否成為引爆不同國家的火藥庫呢?
此外,這次以巴衝突中,也出現了神的超然印證。
2023 年 10 月 1 日,住棚節期間的主日,
當天的英文新歌,是 BTTM 1695【Jerusalem】耶路撒冷。
歌曲意境,是描述以色列人回到耶路撒冷守節,
MV 故事中,更描述以色列人在趕回去的路上,被敵人追擊。
歌曲首播的 6 日後,2023 年 10 月 7 日星期六,
即 10 月 6 日住棚節結束後的翌日,
正在慶祝另一個獨立節日「聖會節」的時候,就發生了今次襲擊事件。
而這首 BTTM 歌曲【Jerusalem】,
就成了以色列於節期中被襲擊的預言和警告。
要知道,一首英文新歌,由最開始接收到神的感動,開始創作,
再到製作及排期首播,當中,要經歷很多個星期。
因此,出現這種一日也不偏差的帶領,就讓我們明白到,
即使以色列被襲,於世人而言是全無警示,
但這一切,也是神的掌管之中。
並且,以色列總理於 10 月 8 日,1008 宣戰,而 1008,
正是代表《啟示錄》的哈米吉多頓大戰。
所以,我們正在見證的,很可能就是《啟示錄》所提及,
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始,而戰爭的起始點,就是耶路撒冷受襲擊。
以色列宣戰後,全世界分散各處的以色列人,
也收到以色列政府的動員令,需要於 48 小時內返回耶路撒冷參戰。
YouTube 片段:
以色列航空機組成員透露,10 月 9 日,
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猶太裔男子,安安靜靜地,
站在紐約肯尼迪機場以色列航空櫃檯附近。
這時候,有任何人向他出示以色列國防軍的徵召令的話,
他就會出錢為這人支付機票,這人當天一共支付了 250 張機票錢。
據報導,以巴戰爭開始後,從世界各地大量的以色列僑民,
擠滿了飛回以色列的飛機,大多數是應召回國直接參戰的。
我們來看看,一架滿載以色列人,從秘魯回國的機上情景。
當以色列海外僑民,為保衛自己的國家回到以色列的時候,
迎接他們的,是這樣的情景。
有人拍攝到當地凌晨 2 時半,歡迎歸國參戰僑民入境時的場景。
===========
各地以色列人趕回耶路撒冷的情景,
豈不就如 BTTM 1695【Jerusalem】所描述,
以色列人趕回耶路撒冷迎戰敵人的情景?
並且,從各地返回以色列的士兵,他們的心態,正是歌詞所描繪的心境,
要回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去拯救、去施予援手。
因此,整首歌的每一句歌詞,也是神給予的預言。
BTTM 1695【Jerusalem】
Come home, My children, come quickly to Jerusalem
回家吧 我的孩子 快快回到耶路撒冷
Come to My city, remember all I’ve done My children
前來我城 記念我為眾孩子所做的一切
Come, sons and daughters, come swiftly to Jerusalem
前來吧 我的兒女 快來耶路撒冷
Enter My glory, be still and know that I’m the Lord your God
進入我的榮耀 要休息 要知道我是主 你的神
Seek out the weary, on journey to Jerusalem
前往耶路撒冷的旅途上 尋找困乏之人
Give to the needy, and aid the ones who cannot help themselves
施予需要之人 扶持無助之人
Do watch and learn
觀察並學習
B2:
Turn to the thirsty, while heading to Jerusalem
前往耶路撒冷的路途上 關懷口渴之人
Nourish the hungry, and do for them as I have done for you
滿足飢餓之人 如同我待你一樣
Give in return
以此報恩
Daylight is fading, night’s falling on Jerusalem
天色漸暗 夜幕降臨於耶路撒冷
Daylight is fading, night’s falling on Jerusalem
天色漸暗 夜幕降臨於耶路撒冷
Still thousands pouring, into the city of Jerusalem
仍有千萬人正湧進耶路撒冷
Love never-failing, for all of Jerusalem
永不止息的愛 全然披覆耶路撒冷
Change is incoming to all who seek Me in Jerusalem
改變正降臨 所有到耶路撒冷尋求我之人
Love never-failing, for all of Jerusalem
永不止息的愛 全然披覆耶路撒冷
事實上,BTTM 1695【Jerusalem】,
是翻譯自錫安新歌 1695《哈利路亞。耶和華上帝施恩保護》。
歌曲的創作意境,來自《詩篇‧121 篇》,神對以色列的保護,
MV 中,每一幕也在強調,縱使會有各種患難,
但神的眼目,始終也在看顧;神的保護,亦從今時直到永遠。
因此,神藉著 BTTM 的印證,串連到錫安新歌中文版,
同樣也是神的印證。
意思是,縱然以色列經歷了近代死傷最慘烈的一天,
其實,神早已知曉,並且,神定必保護。
錫安新歌 1695《哈利路亞。耶和華上帝施恩保護》
哈利路亞。
哈利路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耶和華上帝施恩保護。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哈利路哈利路亞。(耶和華上帝施恩保護及永久。)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耶和華上帝施恩保護,哈利路亞。
(哈利路哈利路亞。)
於校對這段精華短片後,日華牧師對於這次以巴衝突,
作出了更詳細的分析,以下,
是日華牧師於 2023 年 10 月 13 日的錄音分享。
日華牧師:
按現況所見,誠如我們曾談及過,
並於「天國比喻」最後數篇分享中提到,關於以色列人的處境。
她們的處境於 30 多年後的今天,仍然沒有改變,她仍然被列國圍繞。
在這情況下,不引發大規模戰爭還可,
不然,假如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級數的戰爭,她必定會被圍攻。
首先,假如今次以色列採取強硬手段,報復反擊,
即,如同俄烏之戰那樣,那麼,必然會引發一個連鎖反應,
導致所有毗鄰國家都出兵攻打她。這是必定的。
如是,我們將於未來數週內看見,按當前情況,
只能循兩種途徑解決這局面:
第一,軍事;
第二,外交手段。
然而,如果以色列態度強硬,不採取外交手段,
那麼,我們也許能於未來數週內,
鎖定自己能否見證第三次世界大戰之正式開始。
原因,相對之下,較多共產國家支援以色列的毗鄰國家攻打以色列,
例如俄羅斯。故此,這可引發一場連鎖反應,
引發我們所說的俄羅斯南下親征,直攻以色列。
因此,在未來數週內便能鎖定,我們是否正身處於,
那一直所相信將會隨時被提的時空,即七年大災難的中段。
若全世界都參與今次這場戰爭,於這數週內,將會鎖定一件事,
就是,以色列會否陷入被列國圍攻的慘況。
原因,我們知道於七年大災難的末段,
以色列近半個城市已遭毀掉,是一場近乎滅城之戰。這是第一點。
第二,我們需要考慮,正如我們一直提及,
當 Planet X 及 Killshot(太陽風)出現時,Ed Dames 也曾提及,
那時全球各國都在打仗,不管是在沙漠、森林或城市。
然而,當各人看見天上出現的 sign(兆頭)時,便會立刻回歸本國。
故此,在未來數週內便能鎖定,
現時是否正處於與這些預言吻合的時空、年份中。
Ref: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 714 (20231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