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全球接連天災人禍,
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全球反常極端天氣嚴重、烏俄戰爭拉鋸,
及各國政局糾紛等,在各種綜合因素下,再加上踏入今年 8 月,
全球破紀錄高溫天氣,
加劇市民及商業地區用電量,
觸發天然氣、煤價、石油、電價及能源價格暴升。
8 月 9 日,斯里蘭卡最大的國有電力公司,
錫蘭電力局面對累計高達 6.16 億美元的嚴重虧損,
宣佈監管機構已允許從 8 月 10 日開始,
進行 9 年來首次大幅漲價,以彌補損失。
據報導,錫蘭電力局一度要求,將電費提高 800%以上,
但監管機構將上限定為 264%,
在官方記錄裡,每月用電量低於 90 千瓦時的 780 萬戶中,
有三份之二用戶的電費,將提高至 264%。
8 月 15 日,中國熱浪持續,
四川、陝西、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 10 多個省份,
持續驚現攝氏 40 至 43 度高溫。
四川發佈緊急通知,因電力供需緊張進一步加劇,為確保不會出現「拉閘限電」,由 8 月 15 日起,全省 19 個市擴大工業企業「讓電於民」的實施範圍,停產 5 天。
外界擔憂企業限電停產,將進一步打擊內地經濟。受限電影響,
四川省內鋼鐵企業陸續進入停產階段。
目前,8 成建築鋼材生產企業處於全面停頓狀態,
產量較上周下降 45%,每日產量只有往常的 15%。
8 月以來,重慶已連續 14 天,氣溫在 40 度以上,
創 1961 年以來溫度最高、持續時間最長紀綠,
為確保民生用電,8 月 15 日至 24 日,
全區各工業企業放 10 天高溫假,各部門要做好解釋及動員工作。
內地傳媒報導,安徽、浙江、江蘇等地,也陸續實施有序用電,
要求工業企業錯峰生產。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坦言,高溫多雨等極端天氣,
提高了經濟平穩運行的難度,這一次,不同於去年下半年的拉閘限電。
去年主要是因為電煤供應緊張,導致供電出現缺口,
今年則是長時間極端高溫,導致冷氣等用電負荷大增。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指:
「今年全國大面積區域持續高溫酷暑,令尖峰負荷增長太快。」
新聞片段:
內地多地近期受熱浪侵襲,綜合強度達 1961 年有完整紀錄以來最強。
中央氣象台連續六日發佈高溫紅色預警,
四川、重慶、湖南、江西、浙江等地,部份地區的最高氣溫,
預計可達攝氏 40 度。
高溫下,長江流域不少地方出現旱情,川渝等 6 個省市,
耕地受旱面積達 1,232 萬畝, 83 萬人、16 萬頭牲畜供水受到影響。
水利部決定調度三峽水庫,向長江中下游補水,
三峽水庫等加大出庫流量,計劃補水逾 14 億立方米。
多地亦展開人工降雨計劃,
利用飛機、火箭將碘化銀等催化劑灑在雲層中,誘導降雨,
協助緩解旱情。有八成供電來自水力發電的四川,發電能力受嚴重影響。
「今年我省遭遇 60 年罕見的高溫乾旱災害,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
造成各大流域來水嚴重偏少,部份主力水電廠已見底,
全省水電發電能力下降五成以上。」
四川省啟動三級保供電調控措施,
包括要求部份高耗能企業停產至周六,實施「讓電於民」,
緩解供電壓力。又通知企業調整生產,保障用電負荷,
並鼓勵民眾減少或避開在高峰時間用電。
據報富士康位於成都的工廠,亦配合停產 6 日。
四川達州則指,如果供電壓力仍無法緩解,
將對轄區內的居民有序限電兩個半小時。
鄰近的重慶市亦宣佈,啟動有序用電一級方案,
要求納入方案的所有電力用戶「讓電於民」至下周三。
至於江蘇部份企業,據報亦開始輪流限電限產。
===========
四川地區的半導體硅片及電池生產等企業,
已收到政府的生產限電通知,
包括負責組 Apple Watch、平板、筆電和桌面電腦的成都富士康,
於 8 月 15 至 20 日期間,全廠停止生產,只保留 20%保安負載,
生產線員工已接到暫時休息的通知。
此外,南京市政府也發佈節電計劃,
包括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帶頭節電、工業企業嚴格科學用電、加強公共場所合理用電,及提倡家庭節約用電。
疫情管控的浙江義烏也不例外,
部份工廠啟動「上三休四」或「上四休三」的模式,
產量至少下降 30%。
8 月 16 日,武漢市民反映,多間商場及寫字樓「限電」,
寫字樓突然關掉冷氣,商場突然關燈或無法使用電梯。
四川達州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對轄區內居民用戶實行有序限電,
每條線路計劃持續時間約兩個半小時,網民憂心︰「已經開始限電了。」
中國多個省市,於 2020 年冬季及 2021 年夏季,
已兩度經歷大規模拉閘限電,後來當局推出多項舉措。
日前,多個省市再度傳出用電緊張,繼四川供電拉響警報後,
安徽、江蘇及浙江,也傳出限電、停工及號召節約用電。
8 月 17 日,內地因持續高溫,導致用電量迅速增長,
尤其南方多個省份,用電負荷連創新高。
今年夏季,安徽已先後出現 7 次區域性高溫過程,
為歷史同期最多,空調負荷已超 2,500 萬千瓦,按年增長 35%。
上海電網用電負荷,亦一直處於歷史高位,
目前,已連續 6 次刷新負荷歷史紀錄,並暫停開放部份景觀照明,
包括黃浦江沿岸外灘、北外灘及小陸家嘴地區。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指,能源電力安全保供,
是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的基礎保障,當前全國電力供需屢創歷史新高,
部份地區更遭受極端高溫乾旱天氣影響。
他強調,要加強全國統籌協調、全網統一調度,完善分級用電負荷管理,
強化重點地區保障,確保電力安全保供,加快推進重點工程建設,
充分調動地方和企業積極性,
大力推進煤電聯營和煤電與可再生能源聯營。
8 月 18 日,四川廣安市氣溫高達 41.8 度,用電負荷急升,
轄下廣安區宣佈,
區內所有工業企業一律停產,
大型商業綜合體、KTV、洗腳房、麻將館、遊戲廳及電影院,
由即日起一律停業一周。超市、小賣部、水果店、藥房等,
生活保障場所,則每晚六點停業;城市亮化工程只保證基本照明,
招牌等一律關閉;所有建築工地也停止施工。
當地網民慨嘆:「5 月才因抗疫封城,想不到如今又因缺電而封城。」
當局要求加大節電宣傳力度,全社會共同努力下,
打贏電力保供攻堅戰。缺電停工的工廠,
包括 Panasonic、萬里達及五十鈴,而 Tesla 及小鵬汽車,
亦相繼發公告,暫停部份地區的充電服務,並且試點推行錯峰充電,
同時發放五折優惠券,引導車主在每晚耗電流量較少的低谷時段充電。
自 8 月 15 日,四川省發佈工業企業讓電於民的通知後,
8 月 20 日,部份鋰鹽和電池正負極材料生產企業,
進一步減產近 2 萬噸。
8 月 22 日,四川省第一座國家級,煤炭儲備基地正式投用,
這是川渝兩地共建,
20 個重大能源項目之一,位於廣安市華鎣市高興鎮,
稱為「高興煤炭儲備基地」。
基地由 2021 年 3 月 10 日動工,設計靜態儲煤量 60 萬噸,
周轉配送能力每年達 600 萬噸。
當前川渝地區「高燒」不退,正處於迎峰度夏的關鍵期,
高興儲煤基地的投運,能有效調節四川煤炭供需關係,
提升川渝兩地煤炭應急保障能力。
重慶全城開啟「省電模式」,連地鐵也關閉部份照明設備,
有車廂關閉所有照明燈,伸手不見五指,也有車廂僅剩紅燈,
氣氛詭異,不少市民拍下難得一見的奇景。
網民熱議:「很適合拍鬼片。」
「要是晚上下班時這樣,我估計自己會睡著。」
「怎麼感覺像世界末日了。」
8 月 11 日,印度企業正頻繁使用亞洲貨幣,購買俄羅斯的煤炭,
從而避免使用美元,降低違反西方對俄制裁的風險。
印度 6 月從俄羅斯進口 170 萬噸煤炭,當地鋼鐵和水泥生產商,
使用美元以外的貨幣,支付至少 74.2 萬噸俄羅斯煤炭,
相當於俄羅斯該月進口量的 44%費用。
有報導指,在非美元交易中,
人民幣佔 31%、港元佔 28%、歐元則佔不足 25%。
8 月 18 日,緬甸軍政府發言人表示,該國計劃進口俄羅斯石油,
以緩解供應不足及價格上升的問題。
根據俄羅斯經濟部一份文件顯示,由於石油出口量上升,
且汽油價格上漲,俄羅斯今年的能源出口收入,
有望達到 3,375 億美元,折合約 2.6 萬億港元,較 2021 年上升 38%。
預計今年天然氣出口價格,亦會上升一倍以上,
達到每 1,000 立方米 730 美元,然後逐漸下降,直至 2025 年底。
8 月 21 日,中國 7 月增加了俄羅斯的能源進口量,
包括 715 萬噸原油,比去年同期增長 7.6%,
以及超過 40 萬噸天然氣,增長 20.1%,是連續四個月錄得增長。
主要原因是,獨立煉油廠商加大採購量,以獲得折扣,
同時,亦減少了來自安哥拉及巴西等地的供應。
數據顯示,目前沙特阿拉伯是中國第二大石油供應國,
但進口量略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除了中國及亞洲之外,歐洲能源危機更加嚴重,
由於烏俄戰爭的緣故,俄羅斯受到以美國為首,
歐美多國嚴苛的經濟制裁,並減少向歐洲供應天然氣,
導致歐洲能源成本飆升,雖然現時正值盛夏,
但歐洲多國已開始擔心如何渡過寒冬。
事源今年 4 月,歐盟決定對俄羅斯實施煤炭禁運,
歐盟最初提出給成員國過渡期,正式生效日期為 8 月 11 日。
對俄煤炭禁運,是歐盟第五輪對俄制裁之一,
也是烏克蘭危機發生以來,歐盟首次針對俄羅斯能源實施制裁。
事實上,歐盟每年進口的煤炭,有 45%來自俄羅斯,
以 2021 年進口煤炭約 1.1 億噸為例,其中約 5,100 萬噸是來自俄羅斯。
目前,歐盟正加大力度,從南非等國採購煤炭,希望彌補市場空缺,
德國、西班牙及意大利等國,均對印尼煤有採購意向,
亦有印尼出口商,已開始向歐洲發運煤炭。
但內部普遍認為,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隨著運輸成本上漲,
也意味歐洲將面對電價上漲的問題。
8 月 20 日,英國倫敦市長簡世德(Sadiq Khan)表示,
今年冬季,英國可能有上百萬人,無法獲取足夠的食物和供暖,
認為政府需要介入。
他指出:「我們從未見過這類事件,我們正面臨一個冬天,
對於數百萬人來說,並非要在取暖或吃飯之間作出選擇,
更可悲的是,他們兩者也負擔不起。」
根據英國政府最新分析,在預設的「合理最壞情景」下,
英國今年的冬季,
可能面臨峰值需求約六份一的電力缺口,即使啟動緊急燃煤電廠,
情況仍是一樣。
除了缺電之外,英國還面臨能源價格大漲,許多家庭年均電費,
將由目前 2,000 英鎊以下,增至 4,200 英鎊以上,
令通貨膨脹進一步惡化。
8 月初,挪威政府表示,若電廠水庫水位依舊偏低,
將考慮限制電力出口到歐洲。
挪威向來是歐洲主要電力出口國,
有 20%發電量輸往英國、荷蘭及德國等,
尤其俄羅斯對歐洲減少天然氣供應後,
西歐國家對挪威的能源供應依賴性必定大增。
然而,挪威約 90%發電量,來自超過 1,700 座水力發電廠,
但今年春夏,挪威南部降雨量少,導致蓄水量偏低,
自然,挪威只能補充水庫蓄水量,及優先確保國內電力供給。
而挪威此舉,對正處於歐洲能源危機、依賴挪威供電的歐洲國家而言,
無疑是再添打擊、雪上加霜,尤其最依賴挪威電力出口的英國,
將會令本來已高不可攀的電價再度攀升。
由於能源價格急升,奧地利民眾開始考慮,冬季以燒柴取暖。
大家沒有聽錯!
目前正值夏季,但奧地利民眾已考慮冬季時,需要燒柴取暖。
當地民眾在網上,搜索「劈柴」(kindling)一詞的數量大增,
不少五金店指,近期木柴供不應求:「要到秋天才有新貨供應。」
有店主表示,除了烏克蘭和俄羅斯,因爆發戰爭而停止木材出口以外,
匈牙利的木柴亦出現短缺。
即使國家擁有足夠的森林面積,但木材仍需要時間變乾,才適合燃燒。
現時當地市場的高需求,經已推高木柴價格,
甚至高於糧食及天然氣價格。
德國同樣在為冬季能源危機而備戰,從土耳其增加電暖爐進口。
土耳其家庭用品協會(ZÜCDER)主席指,
今年上半年,德國購入電暖爐數量,較 2021 年同期急升 82%,
並預料這趨勢,仍會持續上升一段時間。
於歐洲大陸,萊茵河是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更是德國、荷蘭及瑞士的經濟支柱,但近期由於水位低,
導致船隻幾乎無法通行。
其中,德國國內三份一原油、天然氣及煤炭運輸,皆靠內河航運,
佔德國貨運總量 5 至 10%,因此,大大阻礙柴油及煤炭等,
大宗貨物的流通。
德國交通部發言人表示:
萊茵河在考布(Kaub)的航海瓶頸水位非常低,
目前,只有吃水量低的船隻仍能航運,但預計水位將跌穿 40 厘米,
令大型船隻無法通航,恐怕會造成企業關鍵材料大量斷供。
德國物流公司 HGK 發言人,
克里斯蒂安‧洛倫茨(Christian Lorenz)指,以運鹽貨船為例,
由海爾布隆(Heilbronn)運至科隆(Cologne),
本來運載量有 2,200 噸,但現時只可運載 600 噸。
由於能源危機加劇通貨膨脹,歐洲經濟本來已處於衰退邊緣,
現時再加上萊茵河面臨斷航,恐怕會令歐洲能源局勢進一步緊張。
德國是歐盟最大經濟體,一直是向俄羅斯進口最多天然氣的成員國,
但自從烏俄戰爭爆發,
德國開始嘗試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絞盡腦汁以各種措施,
應付天然氣不足的可能性。
8 月 13 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
作出了一系列呼籲,
包括︰企業及公共部門,冬季的室內暖氣溫度,上限應為攝氏 19 度;
非商用私人泳池禁止使用暖氣、關閉公共建築物公共空間的暖氣供應;
晚上 10 時至翌日早上 6 時,關閉公共廣告板的燈光。
歐盟 27 個成員國承諾,由 8 月起,將天然氣的使用量,
比過去五年平衡標準減少 15%,而德國更需要削減 20%。
8 月 11 日,由於歐洲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大幅減少,
天然氣期價不斷於每兆瓦時 200 歐元的高位上方波動。
為了減輕能源支出的壓力,德國不少家庭,如其他歐洲人民一樣,
於盛夏已開始搶購過冬的煤炭。
「賣煤炭」成為柏林街頭最火爆商舖,
紛紛貼上「煤炭與木柴暫時缺貨」的通知。
由於受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歐洲多國已重啟煤炭發電,
德國政府 7 月批准重新啟動,或延長運營十多座原定淘汰的煤電廠。
於 2022 年 8 月 26 日,校對這段精華短片時,日華牧師按著當前,
歐洲因制裁俄羅斯的緣故,出現煤炭及天然氣等能源緊縮的情況,
作出了補充。
其實,能源緊縮,導致各國不再倚賴俄羅斯供應天然資源,
根本是幕後掌控者已定的劇本,為要帶領歐洲人民於接下來的 7 年,
重新適應及習慣一種嶄新的生活環境。
以下,是 2022 年 8 月 26 日,日華牧師的詳盡補充。
日華牧師:
現在我們看到他們現時這種做法,因我們一直當作,
其實全部背後都知道,有一群人正在做甚麼事情。
現時我們看見一件事情,他們現正進行的這種緊縮,
是導致他們去預備災難的時候,於工業及民生上的一個轉變。
因為,現時看見,至少他們會有六或七年,正是處於這種情況:
夏天極端酷熱,冬天快要冷死。
所以,變相他們採用這種方式,
首先,其實很多這類型工廠經已倒閉的情況下,仍是這樣,
因為經濟崩潰,出現於全球的情況,很多工廠經已大停工,卻仍是這樣。
因為,現時我們要知道,
第一,奢侈品式微,已沒有了,
第二,航運已導致很多工廠根本營運不了,但在這種情況底下,
各處皆出現能源搶購不足的情況。
所以,若沒有這兩年經濟出現如此問題,
現在無力搶購的一方,不是所說的 30%至 40%,
是隨時 100%至 200%!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都出現這種現象,
其實,慢慢地等待全世界開始習慣災難的時候,
明顯那走向一定是許多大型工廠漸漸地要倒閉,
人民開始為自己的嚴冬或夏天去預備食水、糧食,
及過冬所需要的炭或煤。
所以,現時他們任由這些繼續嚴重地發展下去,
其實,相對上也是一種教育,即,對於全球接下來將面對這些災難。
因為,式微現時私底下所預備的事情,
其實,屆時全球每一個人都需要作出預備,
並且,凡不預備的等於死,即全球開始七年大災難級數的時候。
新聞片段:
由於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大幅減少,近期歐洲天然氣期價,
不斷在每兆瓦時 200 歐元的高位上方波動。為了減輕能源支出的壓力,
德國不少家庭現在已經開始搶購過冬的煤炭。
極端高溫天氣持續,天然氣跟電力價格飆升,
然而近來,德國柏林街頭最火爆的商舖卻是賣煤炭的。
很多商舖的大門上貼著這樣的通知 ——「煤炭與木柴暫時缺貨」。
弗里肖夫‧恩格爾克是柏林一家老字號煤炭商舖的店主,他告訴記者,
店裡的回頭客以往都是住在柏林老舊社區,
家裡只能依靠燒煤取暖的老年人,
然而近來,越來越多的新面孔出現在他的店裡。
「店裡近期確實來了不少新顧客,以前從沒見過這些人來買煤,
現在只要是家裡有燒煤設備的,都想來買煤。」
天然氣供應緊缺,引發電力價格飆升,
已經讓德國普通家庭的能源賬單壓力沉重,
然而本周二政府宣佈,從今年 10 月開始徵收「天然氣附加稅」,
附加税的徵收標準是每千瓦時 2.419 歐分,多用多交,
這無疑使本已沉重的能源開支負擔雪上加霜。
在一些消費者看來,自己燒煤取暖顯然是更經濟的選擇。
「除了(價格昂貴的)燃氣取暖之外,如果還能找到其他途徑(那當然要選),總比挨凍要強吧!當然我們也知道燒煤不太健康。」
據路透社報導,受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歐洲多國已重啟煤炭發電。
德國政府 7 月,批准重新啟動或延長運營十多座原定淘汰的煤電廠,
由於歐盟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
因此各成員國只能轉向其他市場搶購煤炭,
這也加劇了市場上的競爭,推高了價格。
被視作亞太地區煤炭期貨價格基準的「澳大利亞紐卡斯爾煤炭期價」,
就曾在 7 月跨上每噸 400 美元整數關口,
此後在這一關口上方屢創歷史新高。
==========
於 2022 年 8 月 26 日,校對這段精華短片時,日華牧師進一步補充,
目前歐洲所出現,煤炭及天然氣等能源緊縮的情況,
根本是為了帶領歐洲人民,及早為日後作出預備。
因為,當俄羅斯於一日間被滅,歐洲人民就再也無法,
從俄羅斯得到天然資源,因此,他們必須預先習慣這種新狀況。
以下,是 2022 年 8 月 26 日,日華牧師的詳盡補充。
日華牧師:
所以,現時他們這種緊張的局面,根本是俄羅斯和烏克蘭,
明擺著刻意製造出來,讓歐洲習慣了沒有能源和天然氣。
因屆時,又有地震和地裂,或者俄羅斯滅國,
那些即日百份百與俄羅斯中斷的地方,即時死亡也有可能,
因涉及這麼多人。
故此,現在根本是待他們慢慢的習慣,另謀方法生存。
若不然,當俄羅斯於一日之間消失,甚麼天然氣,甚麼也化為烏有。
全部來自俄羅斯的,甚麼也沒有,不論是食物和能源。
所以,現時根本是迫使歐洲一定要這樣,用這種方式,
去習慣這種新的生存方式。
==========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商定,
兩國開始使用盧布結算部份天然氣。
沒錯!土耳其已開始使用俄羅斯盧布,來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
以及其他資源和糧食。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更指出,能源領域,
是俄羅斯與土耳其關係中的關鍵領域。
而土耳其國防部表示,第二批從烏克蘭黑海港口出發的 3 艘運糧船,
將在抵達伊斯坦布爾後,接受聯合檢查。
8 月 19 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宣佈,
於 8 月 31 日至 9 月 2 日期間,暫時關閉連接俄羅斯至德國,
北溪 1 號(Nord Stream 1)的天然氣管道,作定期維修。
德國經濟部表示已了解,正與聯邦網路局密切合作,調節天然氣市場,
維修計劃的消息公佈後,天然氣價格立即上升,
而且,價位比去年同期急漲一倍。
新聞片段:
歐洲天然氣價格飆升。
連接德國和俄羅斯的天然氣管道北溪一號,
下周三起,停工 3 天維修管道。
另外,俄羅斯運送石油至哈薩克裡海輸油管道的營運商稱,
因為機件損壞,原油運輸受阻,三個出口點有兩個暫停運作。
市場擔心歐洲能源危機,刺激歐洲指標的天然氣期貨價格,
周一急升一成三,價格是往年同期的 15 倍。
==========
同時,也越發刺激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狂飆 20%,
帶動德、法、英,明年電價將再破頂,在全球「搶氣」下,
亞洲液化天然氣(LNG)價格也持續向上,較去年同期飆升 3 倍。
在天然氣危機籠罩下,歐洲各國紛紛加大,
對美國與卡達等國的液化天然氣採購量,
以及與日韓等亞洲國家,爭奪數量有限的 LNG 載運船,
導致載運船供應短缺、運費上揚。
事實上,早於烏俄戰爭爆發前,市場因極端氣候限制水力發電,
及多國決定淘汰污染嚴重的煤炭,以達成減碳目標時,
對於 LNG 載運船的需求,已是居高不下。
8 月 23 日,天然氣價格持續攀升,美國 8 月的天然氣期貨價格,
每百萬英熱量單位突破 10 美元,曾高見 10.01 美元,
年內累計升幅達 1.6 倍,是自 2009 年,
創 13 年來的新高,升幅超過 5%。
目前西歐的天然氣供應困境,原因來自美國施壓,
阻止了「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運營,這一舉動,
美國贏得了針對歐洲大部份工業的勝利,
現在,這些工業不得不依賴更昂貴的美國能源。
始終,歐盟國家只需按下按鈕,俄羅斯的管道就會開始工作,
但各國屈服於來自美國的持續壓力,
結果,他們把賭注押在昂貴的美國液化天然氣上。
可惜,美國出口的數量,根本無法滿足歐洲市場的需求,
歐洲冬季能源短缺,勢必成為一大危機。
8 月 24 日,加拿大同意由 2025 年起,直接向德國運送液化天然氣。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指,烏俄戰爭令歐洲面臨短暫能源壓力,
未來各國不可能再依靠俄羅斯供應,部份德國公司已簽定協議,
準備採購加拿大天然氣,加拿大將盡力支援。
同時,德國早前亦已要求民眾,節約使用天然氣,以增加天然氣儲備,
供冬天使用。
意大利方面,國內有一半天然氣,也是用於發電,
而去年,有 40%天然氣是從俄羅斯入口,
在俄羅斯切斷供應下,意大利多地能源成本也不斷上升。
意大利官員表示,因能源支出持續高企,
當地多個行業已自行減產應對,玻璃及罐頭製造業整體,
已悄悄開始全面推行自我配給(self-rationing)。
另一方面,雖然澳洲是全球最大天然氣供應國之一,
但是,在南半球冬季寒流、發電廠老化故障,及俄烏衝突的影響下,
同樣因全球價格高企、需求激增及供應短缺。
而面對電力供應緊張的問題,澳洲競爭監管機構表示,
澳洲東部人口佔全國五份之四,為避免國內出現燃料短缺的問題,
應收緊措施、限制出口。
無庸置疑,當前在新冠肺炎、全球反常極端天氣、烏俄戰爭,
及各國政局糾紛等綜合因素下,經已組成一場完美風暴,
引爆一場波及全球的電力及能源危機!
Ref: 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 655(202208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