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的主日回顧中,日華牧師分析,
為何面對先知的災難警告時,
他會採取「寧可信其有」的態度。
原因,這是似神的品性。
事實上,以馬內利‧史威登堡提及一點,
人離世後最重要的事情,
是將will(意願)和intellect(理智)分開,
尋找出那人真正的品格,然後得祝福。
我們作為基督徒,是以intellect,
即以理智去接受信心,
而當我們的selfwill,即意願,用行為將信心落實時,
就會建立出真正的品德。
因為,於我們在世時,我們真正的品格,
是由intellect理智、及selfwill意願所組成。
我們如何用意願,去回應我們理智所認知的知識,
就成了我們真正的為人。
因此,理智負責讓你接受信心,
而品格就負責將信心的理論,變成行為,
當變成實質後,就成為goodness,即善行。
將善行再提升,由為自己做的善行,
提升至為別人而做的善行,就成為智慧。
當人離世後,我們要將理智上的知識,
轉換為品格,才能有復活身體。
校對這段精華短片時,日華牧師分析,
在世時,我們是由intellect(理智),
加上will(意願)所組成。
但離世後,intellect會消失,will,
就成了我們真正的為人。
以下,是日華牧師於2023年9月15日的分享。
日華牧師:
按照以馬內利‧史威登堡所說,其實於我們離世後,
在天堂上,will(意願)和intellect(理智),
只有意願才會存在,理智則不會。
所以,神一定要先將理智放進去,然後,
創造出復活身體。
因此,意願才是最重要,
但一定要將理智所認知的東西付諸實行,
才稱得上「意願」,
並非說「我想做的」,淨想不做也當成意願,
不行,一定要做了才行!
那個意願才是剩下來,神終極認可的品格。
換言之,天堂裡只有意願,但地上同時有理智和意願,
因為有一個變數,理智就是存在變數的那東西。
==========
以下,讓我們再接續主日回顧的段落。
所以,假如我們只有理智,明知道是正確,
卻不願意執行,甚至選擇背道而馳,
那麼,代表這人只停留於理智,卻沒有真正的品格。
正如很多人也喜歡聽錫安的教導,
但卻不喜歡應用當中的智慧,
亦因此,全球很少人擁有錫安的智慧級數。
但真實的信仰,常常會出現邏輯上的矛盾,
成為我們的挑戰,
當你願意思考,選擇與世界不同的方法,
就會產生出邏輯環,
由戒掉壞習慣、多行善舉,達至改變品格。
越聰明的人,越多善舉,越是為自己信仰盡責的人,
就越發有一連串圓滿的行動。
當每一次善行,也是自願以完整的邏輯執行,
最終,就會達至923信仰巔峰。
所以,歷代的信仰矛盾也各有不同,
馬丁路德時代的行善,不同於現今這時代,
甚至,越是末後,信仰矛盾就越複雜,
但同時間,可作的善行亦更寬、更大,
令我們天上的復活身體更加完備。
進入主日分享的部份。
問題:當我們富足後,應該編訂一些有效的時間表,
除了洗腸外,還有哪些事情值得納入時間表呢?
回答:每一個人都只擁有24小時,於有限的時間裡,
我們要懂得分先後次序,
使我們擁有健康,支持我們享受未來的生活,
因為,若失去健康,不論吃甚麼也是食不知味。
在眾多保健方法中,現時,尚未有一種方法比灌腸優勝。
============
日後於適當時間,
日華牧師亦會錄製一些「禮包信息」,
將牧師於不同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智慧,
分享給指定的專業人士,
這些題目,包括:免費能源、健康產品科研、
健身、Powerplate、養生、
AOE世紀帝國策略遊戲、WarRobots即時戰略遊戲等。
Ref: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 710 (202309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