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曼德拉效應專輯 74」,分享到「曼德拉效應」令《聖經》消失,
只留下外院的初階信仰形態。
今集「曼德拉效應專輯 75」,
會進一步分享大自然、地標、植物、童話故事和著名品牌的「曼德拉效應」。
第一個例子是大自然植物,大家記憶中,樹木是怎樣的呢?
大家見過顏色最奇特的樹木,是甚麼顏色呢?曾否見過彩色樹幹的樹呢? 現今的現實中,這種不知從何而來,樹幹七彩繽紛的彩虹樹,
相信絕大部分人一生都從未見過,但卻真實地存在於世上。
按現今維基百科的記載,這種彩虹樹一直存在,生長於新畿內亞一帶的熱帶雨林。
可能你會想:「哦!我明白了,彩虹樹生長在渺無人煙的新畿內亞森林,
所以我們以往從未見過!」真的嗎?這就是真相?
原來,現今彩虹樹遍佈世界各地,甚至美國和夏威夷都非常普遍。
試想,如果有人曾經見過這種彩虹樹,必定十分驚訝, 在資訊爆炸的世代,
早已傳遍世界各地,所有人都會在網絡、電視或 YouTube 欣賞過這種特別的彩虹樹。
可是,為何我們卻從未見過呢?
甚至,有人突然發現自己家門前出現了兩棵彩虹樹,又如何解釋呢?
YouTube 影片:
Hello everyone, I hope you're all doing well.
大家好,希望大家生活順意,
Okay, no longer gonna keep you in suspense.
好了,不再令大家懸疑,
A few videos ago,
幾個短片前,
I'm actually not going to believe what'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uilding I'm staying in.
我不願相信某東西位於我住房的一邊,
Well, what do you know?
嗯,你知道是甚麼嗎?
You know, so it's becoming aware of the Mandela effect.
是讓人意識到「曼德拉效應」的,
I've heard about rainbow clouds and mountains and trees and all that stuff.
我曾聽聞過彩虹雲、彩虹山、彩虹樹之類,
I never heard about my life seeing all these animals.
我一生卻從未聽聞過這類東西。
Well, I watched a video like a month ago and heard about rainbow clouds.
嗯,約一個月前我看過短片,聽聞過彩虹雲,
And then a week later, I saw a rainbow cloud and I couldn't believe it.
一星期後,我看見彩虹雲,我不能相信,
I filmed it. I'll put the video down below if you haven't seen it.
我把它拍攝下來,若大家未看過,我會將短片放在下面,
I heard about rainbow trees last year and I had never heard about them in my life,
上年我聽聞過彩虹樹,而這是我一生都未曾聽聞過的。
and my daddy's been over here to the island a few times.
而我爸爸曾到過這個島幾次了,
I showed him.
我讓他看。
He said I've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that before.
他說他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
I know they've always existed but they didn't, I don't feel they existed in my reality.
我得知它們一直存在,但在我的現實,我不感到它們存在過。
I think... I just could have not been aware of them.
我想,可能以前我不意識到它們。
but it's interesting that I'm hearing about rainbow clouds and then I actually see one.
但很有趣的是,我聽聞過彩虹雲,然後我就見到一朵。
And then with the rainbow trees, I couldn't believe when we arrived.
然後就是彩虹樹,當我們到達時,我無法相信。
You know, we got the rainbow trees right here.
你知嗎,這裡有彩虹樹。
So this was just an incredible thing,
這是難以置信的事。
seeing these rainbow trees.
見到這些彩虹樹,
They've been here for the whole week right in front of the… right in front of my room.
它們整個星期就正好在我住房前,
I was up there on the balcony and every morning woke up I had them right here.
我來到露台,每早起牀都看到它們,
So I just think it's incredible that somehow they materialized after becoming aware of them.
我只是感到難以置信,當意識到它們後,它們就冒出來。
I'd never heard of such a thing in my life.
我一生從未聽聞過這一回事,
So that's about it. I got to take off, just want to do a quick video, real quick on the rainbow trees.
就是如此,我將要出發,只是拍下一段短片關於彩虹樹,
You know, the only thing I've seen is rainbow mountains.
唯一我曾見過的只是彩虹山,
However, my wife did mention that her friend who was at the rainbow mountains in Peru where my wife is from.
然而,我太太確實提及,她朋友曾在秘魯的彩虹山上,我太太來自秘魯。
And I said to my wife, “Have you heard of rainbow mountains?”
我問太太:「你有聽過彩虹山嗎?」
She said “No, I've never heard of them before.”
她說:沒有,從沒聽過。
And now your friend is sending you a picture of her in front of the rainbow mountains.
而現在你的朋友卻發給你一張她在彩虹山前的照片。
I mean, really?
我意思是,真的嗎?
We didn't see them.
我們沒見過,
but I mean she has people talking to her about them.
但她身邊卻有人告訴她關於彩虹樹。
So anyway, that's about it.
不管怎樣,情況就是這樣。
I'll talk to everyone soon.
下回再見。
如果這兩棵樹一直存在於自己的屋前,又豈會不知道呢?
除非,這其實是「曼德拉效應」的結果,我們經過的歷史,
根本從未出現過彩虹樹, 只是地球生態的歷史被「曼德拉效應」修改了,
這種樹才會出現在歷史裡。
另外,現今的現實裡,大自然還有一種顏色非常奇特的樹,
就是會開紫色花的藍花楹 Jacaranda。
你以往又有否從任何書籍、課本、電視或任何其他地方,
見過這種開滿紫色花的樹呢?
如果有人曾經見過這種美麗得讓人驚嘆的紫色樹,必定非常難忘,
不會絕大部分人都毫無印象。而且,從以上圖片可見,
這種紫色樹並非生長於渺無人煙的森林或高山上,而是普遍生長於人類社區裡,
奇怪嗎?甚至,現時香港也會看見它的蹤影,你曾否見過呢?
例如荃灣市中心的港鐵站旁就有一棵。
明顯地,對大部分人而言,這必定是「曼德拉效應」,
才會突然出現這種紫色花的樹。
第二個例子是粟米,正統名稱是玉米。 你的思想和記憶中,粟米是甚麼顏色呢?
當然是黃色,也有部分夾雜著白色顆粒,並且有淺綠色和黃色的葉包裹著。
論到最奇特的粟米顏色,相信就是全黑色的粟米,如下圖所見。
但現今的現實中,原來粟米不單只有黃色、白色和黑色,
更出現了多種不同顏色配搭,七彩顏色的粟米,你又曾經從任何渠道見過嗎?
有見過別人食用這種粟米嗎?
這種擁有多種顏色的粟米,稱為 Blue Corn,產自美國境內。
沒錯,竟然產自美國,並非任何隱世森林,而且一直存在於世上。
假如以往歷史一直存在七彩的粟米,並且是美國出產,為何大部分人都從未見過呢? 明顯,這是「曼德拉效應」的現象,彩色的粟米,
都是一種新現實,並不存在於我們過往所經歷的舊現實歷史。
第三個例子,是一個於英國流傳了 1500 年,
人所共知的亞瑟王和石中神劍的傳奇故事。
1938 年,英國作家 T‧H‧懷特(T‧H‧White),以亞瑟王的傳說,
編寫了著名的《石中劍》故事。 描寫亞瑟王的孩童時代,有一把插在石中的神劍,
傳說,能夠從石中拔出這把劍的人,就是真命天子, 能夠打敗所有敵人,
拯救英國,成為全英國的王。但是,任何勇士都無法拔出的石中神劍,
卻被孩童亞瑟無意間拔出來了,最後, 他成為了全英國的王,成立了著名的圓桌武士階級,這就是英國強大的起點。
現在,我們玩一個遊戲,《石中劍》的故事裡,神劍插在哪裡呢?
一、插在一塊大石
二、插在一塊打鐵用的鐵砧
雖然這個答案根本不需要思想,不過仍給大家數秒時間想一想。
開估,答案竟然是插在一塊打鐵用的鐵砧,而不是石頭,神奇嗎?
故事的名稱,無論是原文的 Sword in the stone,抑或中文的石中劍,
都指明是石中的劍。但 1938 年的故事原稿,雖然名字是石中劍,
故事內容卻描述這把劍插在一塊鐵砧裡, 是否非常不可思議呢?
如果當初《石中劍》的作者,把故事寫成神劍插在鐵砧內,而非插在大石內,
難道當年作者是神志不清,完全不知道正在寫作甚麼故事,
甚至分不清石頭和打鐵用的鐵砧嗎?
1963 年,迪士尼公司將故事拍攝成動畫電影時,
同樣描述神劍是插在鐵砧內,而不是如電影名稱所描述插在石頭內,奇怪嗎?
動畫片段:
A legend is sung.
一段傳奇被傳頌。
Of when England was young.
英格蘭建國初時,
And knights were brave and bold.
騎士們多麼驍勇善戰,
The good king had died and no one could decide who was rightful heir to the throne.
偉大的國王已仙逝,群龍無首,王位繼承人究竟是誰。
It seemed that the land would be torn by war or saved by a miracle alone.
這片土地似乎將飽受戰亂或有奇蹟力挽狂瀾,
and that miracle appeared in London town.
而這奇蹟就出現在倫敦城。
The sword in the stone
石中的劍
And below the hilt in letters of gold were written these words:
劍柄下刻著一串金字:
“Whoso pulleth out this sword of this stone and anvil is rightwise king born of England.”
誰拔起石和鐵砧中的寶劍,他就是英格蘭的國王。
Though many tried for the sword with all their strength, none could move the sword nor stir it.
縱然勇士出盡全力拔劍,劍卻絲毫不動,
So the miracle had not worked.
奇蹟並未奏效,
And England was still without a king.
英格蘭仍然群龍無首。
And in time the marvelous sword was forgotten.
神聖的寶劍亦被人漸漸遺忘。
You're up next, son. Uh, better get ready.
你是下一個,兒子,最好作好準備。
Kay, Kay, here's a sword.
凱,凱,這把劍。
This is not my sword!
這不是我的劍!
Hold on, Kay! Wait a minute.
等下,凱!等等。
Whoso pulleth out this sword...
拔出這把劍的人⋯⋯
Ooh, eh-- It's the sword in the stone!
啊,這是那把石中劍!
The sword in the stone? It can't be.
石中劍?不可能!
But look. It is!
但是看這個!
It's the marvelous sword.
這是奇跡之劍。
Hold everything.
所有人等等,
Someone's pulled the sword from the stone.
有人把石中劍拔出來了。
Where did you get it, Wart?
你從哪拿到它的,沃特?
I, I pulled it out of an anvil that was on a stone...
我,我從石頭上的鐵砧拔出來的⋯⋯
In... in a churchyard.
在⋯⋯在一個教堂墓地裡,
That's funny!
這真可笑!
The lad's a young Samson!
這小老弟是參孫大力士!
You're making a fool of us, boy.
你在糊弄我們嗎,小鬼。
Now tell the truth.
現在說實話。
But I did, sir.
但是我確實是⋯⋯先生!
Then come on, prove it.
那麼來證明給我看。
Ow! Ooh!
啊!唉!
Back to the stone with you.
我們跟你一起回石頭那裡,
Yes, prove it.
好了,證明它
Come on, prove it.
來吧,證明它
All right, boy, let's have the miracle.
很好,小鬼,讓我們參觀奇跡吧!
Now, wait a minute!
等一下!
Anyone can pull it once it's been pulled.
它一旦被拔出來,任何人都能把它拔出來。
Go to it, Kay. Give it all you got.
加油,凱,使足勁了!
Put your back into it!
使盡力氣!
Here now!
輪我了!
Here, here, here!
這兒,這兒,這兒!
Push him and see.
推他看看。
It's my turn. One side!
輪到我了,滾開!
Pull this thing.
拔這個。
Hold on, that's not fair.
等等,這不公平。
I say we let the boy try it.
我認為該讓這個男孩試試。
That's what I say. Give the boy a chance.
我也這麼認為,給他一個機會。
Go ahead, son.
去吧,孩子!
It's a miracle ordained by heaven. This boy is our king.
這是上天安排的奇跡,這個男孩是我們的國王。
Well, by Jove.
我的天哪。
What's the lad's name?
年輕人叫什麼名字?
Eh, Wart.
嗯,沃特。
Oh, uh, I mean Arthur.
啊,我是說,亞瑟。
Hail King Arthur!
萬歲!亞瑟王!
Hail King Arthur! Long live the king!
萬歲!亞瑟王!國王萬歲!
I can't believe it!
這簡直難以置信!
Ooh, forgive me, son. Forgive me.
啊,原諒我,孩子,原諒我。
Oh, please don't, sir.
啊,不要這樣,先生。
Kay, bow down to your king.
凱,向你的國王行禮。
香港迪士尼樂園亦有石中劍的裝飾,神劍同樣是插在鐵砧。
這一點與現今大部分人的記憶完全不相符,絕大部分人都記得,
亞瑟王是從一塊大石拔出神劍,而不是鐵砧。
假如神劍是插在鐵砧裡,明顯與故事名稱《石中劍》出現嚴重分歧。而且,
於網上搜尋石中劍或 Sword in the stone 的字眼,
可以找到很多神劍插在大石塊的圖片,而不是插在鐵砧內。
不少電影、電視劇和動畫,甚至香港的武俠小說,
都以真命天子才能夠拔出石中神劍為藍本,創作出不同故事。
明顯,不論是 1938 年《石中劍》故事的原稿,
或 1963 年上映的迪士尼動畫《石中劍》,
都因為「曼德拉效應」而出現了不合理改動。但世上大部分人的記憶都沒有被改變,清楚記得故事的神劍一直插在大石內,而不是鐵砧內。
然而,《石中劍》的「曼德拉效應」,
原來帶著一個與錫安教會非常密切的共同信息,
必定會令所有錫安教會的肢體非常震撼。
《石中劍》的共同信息是甚麼呢?
首先,大家現在知道《石中劍》故事裡,
神劍已經由插在大石內,變為插在一塊打鐵用的鐵砧內。而這塊鐡砧安放在甚麼地方呢?
現今現實中,這塊鐡砧是安放並固定於一塊石頭上。
1963 年的迪士尼動畫,也出現了時間自我修復,神劍刻上了字句,
清楚寫明是插在一座鐵砧和大石上。
所以,我們很清楚看見一幅圖片:大石上是鐵砧,鐵砧上是神劍。再講一次,大石上是鐵砧,鐵砧上是神劍!
可能你以往從未聽過稱為鐵砧的打鐵工具,它的外形就像一個馬鞍,
我們看看兩者的對比,左邊是鐵砧,右邊是馬鞍。其實,鐵砧就是香港人一直俗稱的鐵鞍,因為它的外形與馬鞍非常相似。
現在我們回到《石中劍》的圖片,大家看見嗎?
圖片中,最底是大石,中間是鐵鞍,上面是神劍,
所以,這個共同信息就是「石、鞍、劍」! 聽清楚,
這個圖片的共同信息就是「石、鞍、劍」!
沒錯!這三個字,與錫安教會使用多年的「錫安劍」標誌,
以及由日華牧師所研發,現時大家一同製造的「錫安劍」耳機,
三個字是完全同音!驚人嗎?
正因為「曼德拉效應」,令石中劍多了一個鐵鞍, 才成就了由大石、
鐵鞍和神劍組成的錫安劍圖片,可見,「曼德拉效應」是一個更上一層樓的共同信息。
而且,一把神劍插在打鐵用的鐵鞍內,豈不是一幅活生生的鑄劍圖片,
形容製造錫安劍的過程嗎?
《石中劍》故事中,誰可以從石上的鐵鞍拔出神劍,就是「真命天子」,
再講一次,是將會打敗所有敵人的王者「真命天子」!
這豈不正是「天馬座行動」至今的共同信息,
指向香港錫安教會就是神命定為「真命天子」的新婦嗎?
而且,錫安教會製造出前所未有最好聲的錫安劍耳機。豈不正好對應傳說中,
拔出那一把無人能取的神劍嗎?
1963 年迪士尼的《石中劍》動畫中,當年幼的亞瑟王,
從大石上的鐵鞍拔出神劍的一刻, 就有一個大光柱照耀著他,
豈不正是日華牧師分享超過六年的「伯利恆之星」信息嗎?
動畫片段:
It's a miracle ordained by heaven.
這是上天安排的奇跡。
This boy is our king.
這個男孩是我們的國王。
Well, by Jove.
我的天哪!
What's the lad's name?
年輕人叫什麼名字?
Eh, Wart.
嗯,沃特。
Oh, uh, I mean Arthur.
啊,我是說,亞瑟。
Hail King Arthur!
萬歲!亞瑟王!
Hail King Arthur! Long live the king!
萬歲!亞瑟王!國王萬歲!
I can't believe it!
這簡直難以置信!
Ooh, forgive me, son. Forgive me.
啊,原諒我,孩子,原諒我。
Oh, please don't, sir.
啊,不要這樣,先生。
Kay, bow down to your king.
凱,向你的國王行禮。
真命天子將會被伯利恆之星光照,向世人印證誰是神的新婦。
但世上所有伯利恆之星星圖,都是指向香港,並指向香港的錫安教會!
動畫中,這把神劍更是從天而降,因為一道大光柱照耀而插進鐵鞍內。
動畫片段:
and that miracle appeared in London town.
而這奇蹟就出現在倫敦城,
The sword in the stone.
石中的劍
故事主角亞瑟王最後成為了全英國的王,成為英國的起始,
並且建立了圓桌武士階級,助他一同統治和保衛英國。
英國正是以往香港殖民地時代的宗主國,如果沒有英國超過 150 年的統治,
香港就沒有今天的成就,亦不可能建立錫安教會。
所以,亞瑟王石中劍的傳說,不單是英國歷史的起點,
更是香港歷史及錫安教會建立的起點。
另外,亞瑟王建立的圓桌武士,也隱藏了圓周率 Pi Day 圓形的信息。
今年正好有兩齣荷里活電影以亞瑟王、圓桌武士和石中劍傳說為藍本,
第一齣是重拍的《神劍‧亞瑟王》,另一齣是《變型金剛第五集之終極戰士》。
一年內竟然有兩齣荷里活電影同樣以此為藍本,
明顯是要印證我們今年所發現,有關石中劍和錫安劍之間的神奇連繫和印證!
第四個例子,是埃及三座金字塔以外,由人類建造、世上數一數二的古老建築,
中國萬里長城。中國萬里長城是世上最長的建築物,甚至有人說,
從太空回望地球時,萬里長城是唯一可以清晰看見的建築物。
雖然後來澄清是誤傳,但中國萬里長城確實舉世聞名,
是僅次於埃及金字塔的宏偉古建築。
假如我告訴你,世上還有另一條長城,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
你能夠說出是哪裡嗎? 給大家五秒時間想想。
除了中國,你還知道其他長城嗎?
開估!答案是印度長城,就是圖中所見的。
你見過或聽過嗎?曾看過照片、聽過別人到訪那裡嗎?
有看過任何電視節目、YouTube 或書本介紹過嗎?
如果以上問題,你全部都答否,即「我從未聽過印度長城」,
其實你並不孤單,世上大部分人,應該都從未聽過印度有一條長城。
按現今現實,現存的印度長城稱為琥珀堡,位於印度北部拉賈斯坦邦。
琥珀宮周邊山頭上,有一條沿着山脊建築的長城, 與中國長城一樣,
城牆上有箭樓、敵樓及烽火台, 而印度的烽火台是圓形,與中國的方形烽火台不同。
已經有 500 年歷史的印度長城,你曾否從任何書籍、電視節目、旅遊節目、
歷史節目中,見過有人介紹呢?假如過去 500 年,世上一直存在這個偉大建築,
而且位於超過 13 億人口的印度,怎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呢?
然而這一座印度長城,是現今現實中世界上第二座最長的長城,
如果這就除中國萬里長城之外的第二長的長城,我們又怎麼會以往從未聽過呢?
其實,在舊現實裡,每當有人提起長城,除了中國之外,
就只會提起位於英國,分隔開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哈德良長城。
對比印度長城的規模,這條英國哈德良長城根本無法相比,
但為何以往從未有人提起,亦從未有任何書藉、雜誌、電視節目或學校課本,
介紹過如此宏偉的印度長城呢?除非,以往印度長城根本不存在。
一直以來,印度最著名的古建築就是泰姬陵,與印度長城一樣,
大約建於 500 年前。泰姫陵被列為世界七大人工奇景之一,
但是,為何比泰姬陵更宏偉、更浩瀚,建築難度更高的印度長城,
卻沒有同等待遇,被列入世界人工奇景呢?
以下影片,可以看見印度長城非常宏偉和磅礡的景色,
不過,可能大部分觀眾都是首次聽見或看見如此顯赫的古建築,奇怪嗎?
明顯,印度長城是由於「曼德拉效應」而出現, 大部分人以往的歷史現實,
根本不存在印度長城,只是「曼德拉效應」的新場景裡,
才出現這個我們從未經歷過的歷史現實。
第五個例子,是香港著名的服裝品牌名稱。
同樣,我們先玩一個遊戲,究竟,這一個香港服裝品牌,
串法是 Chocolate 還是 Chocoolate 呢?是左邊,與朱古力英文一樣的 Chocolate,
還是右邊,中間多一個 o,英語裡並不存在的 Chocoolate 呢?
答案是,現今的現實中,這個服裝品牌的名稱是右邊的串法,
在朱古力的英文 Chocolate 中間,再加插一個 o,變成 Chocoolate,奇怪嗎?
以元朗廣場的 Chocoolate 分店為例,店舖門口是排裝朱古力的裝飾,
明顯與現今這個品牌的名稱不相符。
假如你發覺這個品牌的串法,現在變得非常古怪和不自然, 明顯與你記憶中,
正常的朱古力 Chocolate 不同。
其實,你並不孤單,因為錫安教會策略家邵傳威,一直是這個品牌的常客,
家中至少有 25 件衣服來自這品牌,卻突然間,發現這品牌出現了明顯的改動,
變成了 Chocoolate。
以下,是傳威策略家親身見證服裝品牌 Chocoolate 名字的改動。
訪問片段:
首先,先此聲明,我其實不是朱古力或 CHOCOLATE 迷(fans)或代言人。
不過,我相信在這間教會裡面,最長時間使用這個產品的人應該是我了。
其實約在 10 年前,我就開始用這個產品,這麼多年裡,這 10 年內,
如果我家庭裡面,連我太太、自己,所有的(東西)
例如 T-shirt、褲、帽、外套加起來,應該有 25 件。
當然我不會奢侈地買這麼多,最主要因為大部分是別人送的,
小部分是我自己買的, 為甚麼我會買這牌子呢?
其實因為我的尺碼(size),在香港是很難買衣服的,
如果找到一個品牌,適合我的尺碼(size)已經是很感謝主!
加上它的質料(quality)真的很好,穿著很舒服,所以,我鍾情這個牌子,
都是逼不得已的。
好,這個牌子,其實我親自去過它的專門店、旗艦店,次數也不少,
我是會員,有進店購物、別人送給我,也拍了照片,這麼多年加起來,
全部找出來,是令我吃驚
為甚麼呢?昨晚 Benny 跟我說,核對完錄影後突然跟我說,
大家知道嗎,CHOCOLATE 的英文轉了,加多了一個「O」。
我當時穿了一件 CHOCOLATE 的 T-shirt,文偉也是,就立刻看,
一看之下,不是吧! 我從來沒見過一個這樣的英文字,
並且,我面對 CHOCOLATE 這個牌子這麼多年, 看這麼多次、
買這麼多次、穿這麼久,我也沒見過這樣子,沒看過這個字。
當時一看,眼睛也突出來!覺得很嘔心!
嘩!「CHOCOOLATE」英文不對,文法也很嘔心。
當時我立刻看文偉那件 T-shirt,也是正貨,
立刻看看,也是變成「CHOCOOLATE」。我就跟他們說,
讓我回家找尋所有 CHOCOLATE 的 T-shirt,甚麼也好,帽等等,
我找出來看看, 無論小的標籤(label),或者大的整個封面,找出來看。
怎料,看完每一件,令我驚訝!每一件也變成「CHOCOOLATE」!
接著,我立刻上網尋找網頁(website),就是現在他們網上的網頁(website),
全部也是「CHOCOOLATE」,是沒有「CHOCOLATE」這個字。
我相信大家如果真的問業內人士,又或者再問發明者, 其實,他可能會告訴你,
一向也是「CHOCOOLATE」,大家也知道加多了一個「O」,
在中間位置,變成「CHOCOOLATE」。為甚麼我肯定是改變了?原因有幾個:
第一,其實 Chocolate 這個字,我認識了接近 50 年,
因為由幼稚園,應該是一年級讀英式名校時,已經面對這個字,認識有 50 年。
所以,我絕對肯定(它的)拼法,因為我的英文是很高分數,我的拼寫是很準確,
我一向也知道這個字的拼法,這是第一,所以,沒有可能是認錯,
「CHOCOOLATE」這個新字,根本也不是一個字, 不是英文字,
在字典裡,你是找不到的,我認識了 50 多年的一個字竟然變了!這是第一。
第二,其實我對英文發音和拼寫是非常敏感,
所以,現在主日很多字,其實也被我找出了錯處。我認識這個牌子 10 年,
穿了 10 年,如果它改變了,我沒可能認不出,我沒有可能不知道!
因為第一,我很敏感,第二,我對這個字很認識,所以,絕對沒有可能是,
以前舊那個不是「CHOCOLATE」, 甚至朱古力,對不?
這個字也是因為這個品牌而改名的, 就是「CHOCOLATE」,
不是「CHOCOOLATE」!
所以,我絕對肯定,不知道是否昨晚 Benny 叫我看完之後,
我去了另一個平行場景,但真的改變了,
就是網上、所有家中 25 件衣物全都改變了。
但問題是,我每次出入它的旗艦店,即大商場,
大家也知道它用黑白階磚、就是黑白朱古力,對嗎?
它的招牌很大,如果變了 2 個「O」這麼嘔心,也不是字來的,
我一眼就看見了,每次我出入都沒有察覺到,這肯定以前是未被改變。
這讓我聯想起一件事情,很有趣的,就是你想想,如果真的要改這個字,是誰改的? 多半是我們!為甚麼?
你有沒有發現,「CHOCOOLATE」改了,加多一個「O」,
其實是廣東音朱古力,「CHO-COO-LATE」。
只有我們廣東人玩發音字眼遊戲才會這樣改, 是故意跟我們自己說,
明白嗎?所以,時間穿梭真的很真實,感謝神!
大家都可能猜不到,但也可能知道,就是一個英文字, 大家都是很常用,
並且常見到,就是 bananna 這個字, 現在因為「曼德拉效應」也已經改變了。
變成怎樣呢?
其實大家一般⋯⋯以你們的記憶, 是 b-a-n-a-n-n-a,但現在是 b-a-n-a-n-a。
大家回憶一下,究竟你是新記憶還是舊記憶?
但是,問題就是現在你問一般人,可能很多人,或者在網上查這個字,
或者字典這個字,全部都變成 b-a-n-a-n-a。
但我為甚麼是絕對肯定、一定是 b-a-n-a-n-n-a 呢?
很簡單,我其實都提過,我是從小到大都在英式名校受教育,
亦在外國有 3 年留學,並在英國居住 3 年。
加上其實我認識這個字已經 50 年了,為甚麼?
我是從 K2,即幼稚園低班開始,即我 4 歲時,就已經學會這個字了。
一直到現在我 54 歲,其實已經 50 年了,我認識這個字。
無論發音、拼寫,已經入了潛意識,一定是 b-a-n-a-n-n-a。
但現在你去超級市場或者網上看,任何地方,字典也好,都是變成 b-a-n-a-n-a。
是否很神奇?
所以,訪問我是比較適合,因為對我來說,英文差不多已經是母語了,
因為我從幼稚園開始,直至中七,都是西人英語老師,英文教學的。
所以,對此我是十分肯定,亦絕對無誤,是可以證實讓大家知,這個字是改變了,
原本真是 b-a-n-a-n-n-a(bananna)但現在是變成 b-a-n-a-n-a。
真是我們親手做出來,時間穿梭中做出來的「曼德拉效應」。
從以上訪問得知,原來香港服裝品牌 Chocolate,已經因為「曼德拉效應」,
中間多了一個 o 字,變為 Chocoolate 了。並且,
最普遍的生果之一香蕉的英文串法,亦由舊現實中,nna 結尾的 Bananna,
變為少了一個 n 字的 Banana, 甚至現在所有官方字典的串法,都已經是 Banana.
第六個例子,是香港以至全世界人都認識,
口號是「梗有一間係左近」的 24 小時連鎖便利店 7/11。
這間世上最大、最聞名、分店最多的便利店,
它的標誌原來已經無聲無息地,因為「曼德拉效應」而改變了。
現在,又與大家玩一個遊戲,看看大家記憶中的 7/11 標誌是怎樣的。
左圖的 7/11 標誌,是一個阿拉伯數目字 7,加上全部大楷英文組成的 ELEVEN。
右圖的標誌,同樣是一個阿拉伯數字 7 字,加上首 5 個大楷英文 ELEVE,
及結尾的細階 n 字,組成 ELEVEn。是左邊全部大楷的 ELEVEN 正確,
還是右邊首 5 個英文大階,結尾 n 字細楷的 ELEVEn 才正確呢?
給大家五秒時間想想。
好!開估了,在現今的現實中,由 1969 年開始使用至今的 7/11 官方標誌,
都是右圖以細楷 n 字結尾,奇怪嗎?
竟然,一直以來 7/11 標誌的英文字 11 Eleven,最後一個 n 字是與其他字母不同,
唯有最後一個字母是細楷,其餘全部都是大楷。這一點與許多人的記憶不相符。
例如圖中的網站,曾經有人把 7/11 的標誌改為另一種字體,
讓人看看字體對標誌外觀的影響。
網頁中,除了官方原版的 7/11 標誌以細楷 n 結尾,
其餘所有經這位網主改動了字形的 7/11 標誌,都是全大楷,
包括最後一個字母都是大楷 N。
試想,如果有人如此花心思設計不同字形的 7/11 標誌,讓人看看不同效果,
試問這人又怎會如此大意,連大細楷也不分呢? 這位網主設計這些字形時,
他看見的標誌必定是全部大楷,所以他的作品也一樣,
而不是新現實最尾一個細楷 n 字。明顯地,世界著名便利店 7/11 的標誌,
已經因為「曼德拉效應」而被改動了。
Ref: 錫安日報 2012 榮耀盼望 Vol.38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